当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梅里雪山就要踏上回程的路途时,心情任然被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久久不能不静。此时,香港来的二位同伴提出:我们抓紧最后的时间,不随旅游车回丽江古城了,而是从新租车绕道去三坝白地行政村境内的-----白水台,大家一致响应,除了已经定好机票要往回赶的其他朋友,最后,我们有六人前往白水台。
白水台海拔约有2380米,其造型酷似一层层梯田。其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钙经阳光照射发生分解反应,形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物,不断覆盖地面而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熔岩地貌。白水台地势随山自然高下,他是中国最大的华泉台地之一,占地约为3平方公里。白水台还是纳西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称,纳西族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从西藏学习佛经回平,途经白水台,被其美景吸引,留下来设坛传教,白水台由此成为东巴教徒的神圣之地。
我们被一路的风光所陶醉,边走边停下车来拍照,经过约三个小时的行程终于快到白地了。远远的,我们看见前面山坡上的白水台了。周围的山是那么幽绿,那么青苍,就在幽绿与青苍中有一大片是晶白,像大山敞露的肌体,纯洁、耀眼而无与伦比,它犹如一道凝滞的瀑布,又似一块玉雕的巨幅屏障。这完全就是一种自然纯净的美,在那碧蓝水中一层层延伸的白水台,真是让我们赞叹不已,那种自然形成的美真是巧琢天工,美不胜收!这实属于大自然造化的极为罕见的奇特景观。据有关专家测定,白水台已有20—30万年的历史。
在台地中央由十多个泉池相连,串成“天池”,自上而下一台台,一层层堆云积雪,纯白如脂,莹润如玉,耀眼夺目,好似一个银色的世界。台中央的华泉小洲,宛如一弯新月,水从其中滑过;珠光闪烁,奇丽无比。泉边绿树成茵,山花烂熳,天光云影、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随着天光云影的变幻,景观瞬息万变,使人更增添了无穷的情趣。从远处望去,白水台如同用一块巨大的汉白玉雕成,清水从上面流过,犹如流银泻乳,蔚为奇观。
白水台如一朵绽放花朵,水从潭中流出,顺地势而下,形成的白色华泉地越来越宽,形成扇状,恰似逐渐长大的白色花朵。在东巴教义中,白色最为神圣。站在台地中央,倚着比人身还高的白色溶岩台壁,看阳光洒在潆潆水流上,耀眼而圣洁的波光涤荡心灵。每年农历二月八日都有隆重的朝拜白水神的仪式,那是纳西人心目中神圣的一刻。
白水台又有“仙人遗田”的美称。步临台地,但见白水台层层叠叠,宛若片片斜月散落人间,和白水台下白姓的梯田极为相似。相传,纳西族的两位天神为了让当地的纳西族人学会造田耕地,特地变幻出来这样一片"梯田",所以就有了"仙人遗田"的说法。
当代著名作家李霖灿曾赋《白水台》:“白水台前初惊眼,悬流真作白玉注。漫凝凝脂塑云水,却喜白玉泻瀑布。琼流瑶液何时起?银塍玉埂已无数。涌波迭台相堆积,漪纹网路自回互。细细缕织云水态,莹莹石上流不去。终日静观看不足,如展秋水洛神赋。大士何地需一苇航,请试人间凌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