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雪中送炭莫如酒
来源:  2015-12-21 14:01 作者: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这是杜甫入住草堂后,收到剑南节度使严武送来的一瓶青城山道士所酿乳酒后做的诗。

    严武虽为封疆大吏,却与当时穷困潦倒的杜甫是好友。当杜甫举家在成都浣花溪边修建草堂后,严武曾招杜甫任参谋之职,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杜甫辞职之后,生活更加窘迫,就连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乃至药物,皆须朋友接济。凡此类事,杜甫必有答谢,更何况严武派人送来的是名噪一时的青城道家佳酿,正合杜甫好酒之意,故赠诗严中丞。据记载,严武逝世后,杜甫由于缺少照顾,搬出了成都。

    青城山,为道家名山,地处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号称道家第五洞天。乳酒,是四川青城山道士酿的酒,全名叫“洞天乳酒”。

    严武派人送来的酒,虽只一瓶,礼轻情重,正是杜甫心爱之物,赠诗答谢,理所当然。“山瓶乳酒下青云”这里的青云指的是青城山。一个“下”字,从而也显见出诗人对酒的企盼,说明了酒的稀少、宝贵。此句将杜甫惊喜之态展露无遗;也体现了杜甫对好友严武的思念之情。

    “气味浓香幸见分”,气味浓香自不必说,“幸见分”是说山上道士酿酒不多,好酒能有几瓶呢?从这里可以看出,严武对杜甫的关心、关爱,想必严中丞也深知杜甫爱酒如命,才派军卒扬鞭催马给杜甫送去一瓶难得的好酒。朋友间的真诚、坦然,一切皆融入酒中。

    “鸣鞭走送怜渔父”。“鸣鞭”是指以鞭策马,“怜”为怜悯。“渔父”是诗人自谓。在杜甫诗中“野老”、“渔父”、“狂夫”等自谓语很多。诗人此时用“渔父”自谓是说明他居于江边,或与“渔翁”为伴,或看渔人捕鱼,完全溶于当地民众之中。此句的意思是,严武派人扬鞭策马,抱瓶送酒,你是可怜你这个穷困潦倒的老朋友。

    当时的杜甫正在贫困线上挣扎,“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衣被多年没有换新,盖在身上又冷又硬,孩子睡觉不老实,用脚把被里子都蹬裂了,下雨天连床头都没有干的地方,但雨还是下个不停。这就是杜甫的生活写照,现在好友严武派人送酒,是怜悯,更是友情。

    “洗盏开尝对马军”,马军指的是送酒的军卒。这句是说,杜甫本人在马军前迫不及待地洗盏开尝了。这时候的杜甫盏必洗,必亲洗。因为一是迫不及待,二是酒盏可能好长时间没用过了,三是不可能有丫鬟、奴仆为其代劳。洗完之后呢?自然是当着马军的面就开怀畅饮了。

    全诗写尽了杜甫与严武的友谊,写尽了杜甫的生活窘境,写尽了杜甫盼酒之情。一瓶“洞天乳酒”对杜甫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更优于雪中送炭。杜甫爱酒,酒比“炭”更好。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是知道彼此需要的,需要的,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就是最好的。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周莉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