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夜,朋友相聚,必然精神放松,杯盏交错。朋友一小圈,情投意合,没有忸怩之人,所以时常相聚,天南地北神侃。也不论男女清一色的56度白酒,倒酒时所有的杯子集中在桌子中央,一视同仁。基本上最不能喝的人,到最后也得喝一杯半白酒。我原本是不喜欢热闹之人,时常的聚会也就能推就推。而今晚的岁末狂欢聚会,实在是不能再不参加。
我面对眼前的满满一杯白酒,心里发怵。虽然有些酒量,但回回都还是心里阵阵发紧。只看见“张校长”举杯,一番慷慨陈词,带着力度地——三分之一口杯中酒。至他右转每人必须也得三分之一口杯中酒。
这透明的液体,看上去清澈晶莹,却有如此浓烈的醇酽味道。他真只应该属于男人的酒啊!无奈,权当体会一下男人的豪迈,男人的沧桑,男人的激情。
当喝下第一大口时,只觉舌尖一阵发麻,浓烈的火苗从肺腑中迅速升腾——烧心灼肺(胃)。那感觉仿佛就是心里纯洁可怜的李后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叹,任这烧心灼肺的愁绪,剪不断理还乱,缠缠络络。感受着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寂寞和恨。想当年他是以怎样的愁恨喝下那杯“一江春水”,化为“天上人间”的呢?
随着不断地碰杯说笑,我已熟悉了这酒的味道和气质,所以酒虽在口中,心却早已飘荡起来。喝到此,愁恨已化为忧伤,孤寂。一口一口喝着这早已变淡的酒,想着易安——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我已然是妩媚的易安居士了。原以为能日日与赵明诚品酒对弈,亦或是在冬雪里摘几只梅花细细把玩。可花好月圆怎能长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于是日日东篱把酒黄昏后,终日凝眸,那忧伤的泪终还是日日滴在“青花小盏”里——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我为自己最爱的词人易安再干一杯——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酒过三巡,我已是面里桃花,有一丝微醺朦胧,再喝这透明液体,竟然是这般顺口。人人酒到高潮时,都会意气风发,茫茫那个宇宙,渺渺人生。天地之间此时只能容下一人——一袭长袍,令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李太白了。豪气纵横,生势如奔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看着朋友酒后的得意和满足,不正似那狂放不羁的李太白吗?曾借酒醉之势,能让杨国忠棒墨,力士脱靴,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宫中行乐词》。酒喝到这份儿上,也真乃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万丈——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诗词下酒,别具一格。在微醺中穿行于时光隧道中,那人世的悲欢离合,都在酒的涤荡之下,最后只剩酒的迷醉萦绕在心间,难得享受这充实的自在,得意。者次第,怎一个“酒”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