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一种饮品,但它也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一种身份,一种追求;它代表一种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一种永恒的时尚生活。” 这是中国红酒网总裁、葡萄酒行业观察家、评论家董树国先生对葡萄酒的多元诠释。
如今,葡萄酒已渗透进人们的现代生活,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标签。有人说,一个人可以不喝葡萄酒,但不要拒绝这种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还以红酒来统称葡萄酒,那么你就OUT了,说明你并不懂行。葡萄酒以色泽被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玫瑰红酒。不久前,在江宁别墅区举行的一次小规模葡萄酒品鉴会上,就曾闹出了这样的笑话――一位姑娘提出“干白也是葡萄酒吗”的疑问,让主人目瞪口呆。
如今,在南京、杭州等一些大城市,一些私人的葡萄酒品鉴会或社交酒会正悄然流行。在风景优美的会所或者私人场所,摆上些冷藏食品,几碟点心,而冷餐会的真正主角则是某一品牌某一年份的葡萄酒。
南京紫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国朗斐葡萄酒中国区总代理陈向东介绍道:“大家站着品味美酒,老友间真诚问候,初识者相互寒暄,谈得最多的还是手中端着的葡萄酒,很多发烧级人士能将杯中酒的香味变化、口感、产地娓娓道来,这正成为一种高端的社交方式。这种聚会中炫富的性质已经不多了,更多的是为了娱乐和交友。葡萄酒正成为优雅生活的重要元素,你不懂行就有可能被排挤在高端场所之外。”
浙江保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波私家珍藏着万余瓶葡萄酒,经常举办三五好友的聚会。在聚会开始前,他会根据餐会食料选好要配的酒,比如吃海鲜,就配轻盈的白葡萄酒;而吃牛排,则喝度数高的红酒。
葡萄酒不是打开来就能喝的,选好酒后要有醒酒的过程。有的酒需要醒一两个小时,而有的酒则需要早上打开,晚上才能喝。“我有一个醒酒器,酒放在里面,慢慢摇晃,醒好后再带到酒店。途中不可以直接用手触碰酒瓶,否则酒的芳香会因为手温而发生变化,喝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一次倒入的酒量以酒杯平躺、葡萄酒不流出来为宜,分五六口品完。所以说,喝葡萄酒是名副其实的品酒,与我们古老的茶文化有的一拼,非常雅致。”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高雅的交往方式,而葡萄酒恰恰是个很好的媒介。”陈向东说,由于公认的保健功能,很多都市白领在家中也喜欢小酌几口,权当养生。赵波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身体的健康与每天喝两小杯葡萄酒有关,“我最喜欢吃红烧肉和海鲜,但我没有高血压、脂肪肝,一年之中也很少感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专业研究葡萄酒的学院,被誉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黄埔军校”。副院长房玉林教授告诉记者,十多年前有个提法:贫困人群喝白酒,小康人群喝啤酒,富裕人群喝葡萄酒,当时葡萄酒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阳春白雪,是收入高层次人群的专利,如今则有向平民化蔓延的趋势。目前比较大的消费群体除了富裕人群外,还有白领阶层及追求小资的人群。而将葡萄酒作为礼品更是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