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不止有江湖,商业的踪影也无处不在。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商业也有商业的门道。眼观商业世界里的风生水起,斟一杯美酒细细品评,人生倒也有滋有味。
《道亦有“叨”》栏目,邀您一起就商业领域的现象或事件评头论足,不一定非得妙语连珠,但能畅所欲言,求个舒坦。
读者可将话题及评论发送至邮箱:weilin@ytdaily.com。
本期叨叨话题:花费数十亿打造的世博会展馆,用后究竟该不该拆?
2010上海世博会除了永久性的“一轴四馆”之外,其余大部分展馆将在会后被清拆一空,其中不乏耗费数亿甚至是数十亿巨资打造的精美展馆。在倡导低碳社会的今天,拆或不拆,无疑是一道左右为难的选择题。
网友声音——
该拆:
保持原样会给主办国带来很大负担,不仅后期需要资金维护,原有地块也无法重新开发。另外,很多展馆从设计之初就定性为“临时建筑”,设计标准就是按照临时特性制定,如果不拆除,场馆质量无法保证。
“既然是‘临时建筑’,还是拆除吧,毕竟后期维护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但真的很可惜。”
——“海上花”
“拆是无奈之举,希望以后在举办类似活动时,能提前考虑到活动的长远影响。”
——“世博”
不该拆:
运行半年就做报废实在太过奢侈,各国展馆造价实在不菲,而且部分展馆在筹资融资的过程中还发生了筹资难现象,甚至出现了政府垫资的现象。清拆一空实在令人心痛。
“不该拆,这么做太浪费了。”
——“haohaoma”
“最好别拆,留下来做纪念!申请吉尼斯纪录!”
——“hnsqcy”
“为什么不事先征求公众的意见?不赞成马上拆除,如果实在无法保留,可以根据情况再拆。”
——“求是”
版主点评——
世博会作为一项举世瞩目的盛会,对中国大众的影响程度无需多言。无论是赞成“拆”的还是反对“拆”的,其初衷都是从城市发展、资源利用、环保、居民生活等角度考虑,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可以说,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
虽然说,世博会结束后展馆拆除是一项惯例,但正如网友“求是”所说,可以在事先征求公众的意见,最后不一定能达成共识,但至少可以让公众了解这种实际情况,得到公众的理解。
网友“世博”的建议也值得深思。本届世博会的举办,对于我国城市发展、经济提升、文明程度提高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但很多“临时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的确让人惊慨。也许以后在举办类似活动时,可以综合考虑活动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尝试着打破一些惯例,比如缩小展馆规模,或是设定一个展馆花费标准,再或是用各种创意展现人文风情代替造价昂贵的展馆。
暂且不论这些是是非非,本届世博会开幕在即,这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件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也是展现我国城市风貌和文明程度的机会。希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以自身言行为世博会助力,共同“当好东道主,办好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