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2012》剧照。
2012年12月21日,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爆发了——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等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汹涌而来,脆弱的人类在狂暴的灾难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这样一部灾难巨片虽然只是一部科幻片,但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世界末日或许不会真正到来,但灾难或危机却时时刻刻隐伏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强烈的危机预防意识。只有在平日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在灾难或危机来临时,做到应对有方。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2012》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宏大的惊险场景和刺激的镜头观感,我们还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少引人深思的职场生存哲学——职场危机感。
危机是社会、企业、环境的一种常态,危机的种子与企业的成长如影随形。
西方有句格言说得很精辟:危机就如死亡与税收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危机与灾难一样,我们很讨厌它,但却无法完全回避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预防并制订应对策略。
《2012》这部灾难巨片给职场人的启示有以下三个方面:
启示一: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无论是企业、环境,还是个人,都难免会在某时某刻遭遇灾难或危机的冲击。虽然冲击很难绝对避免,但高度警惕的人与浑然不觉的人,在同样面对危机冲击时,其承受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在去年掀起的金融危机冲击下,许多企业受到严重的影响,业务收缩、市场份额下降、裁员、降裁……一系列的危机冲击让许多职场人士手足无措,原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生存环境瞬间被撕得支离破碎。那些没有危机意识和没有做好足够心理准备的人,在从天而降的危机面前,显得那么无助。
因此,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无论身处何等企业、高居何等职位,都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前瞻,是一种步步为营的稳健处世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在企业的长久发展。
启示二:有效预防危机发生
其实,职场人士仅有危机意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在具备危机意识的基础上做好预防。预防的目的,在于让我们更有前瞻性地发觉到危机的蛛丝马迹。
作为职场人士,除了做好本份工作之外,还必须对公司的各种经营及管理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如近期的业务情况、媒体对公司的报道情况、高管变动、行业发展趋势等等,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能够帮助职场人从某些重大或细微的变化中,觉察出公司或自身职位可能遭遇的危机冲击,从而提前做好某些准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