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魏武帝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也正是有了这则“广告”, 才使得千百年来人们把“杜康”当作“驰名商标”, 不仅杜康酒由此走红,就连杜康本人也因此被世人尊为酿酒业的鼻祖。
那杜康酿酒的灵感是咋来的呢?是从剩饭中悟出来的。江统在《酒诰》中说,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意思是说:杜康把吃剩下的饭放在枯死的桑树洞里,时间长了,这些剩饭就在树洞里发酵了,发酵的时间长了,居然散发出奇异的芳香。随后,杜康把每日的剩饭都放在这个树洞里,留心观察,忽然发现桑树洞边的一股液体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儿,他就把这液体命名为“酒”。
秦汉以后,历代帝王对杜康屡加追封,尊他为“酒仙”、“ 酒圣”, 民间更是尊奉他为造酒业的祖师爷。
杜康酿酒之说,在《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史记中都有相关的说明。但是,杜康究竟是哪一朝代的人,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是黄帝时代,一说是夏禹时代,一说是周朝人,一说是汉代人,难怪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一书中疑惑地说:“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说文解字》中说:“少康,杜康也。”少康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第五世君主。西晋人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一书中认为,杜康是汉朝时代的酒泉太守;民间也传说他是一个手艺高超的酿酒师。
有一个大致的时间是比较接近的,那就是杜康生活在夏商时代的早期,这时酒风甚盛,酿酒技术已经成熟。至今在河南汝阳一带,仍有杜康村、杜康河、酒泉沟、空桑洞一类的地名。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说文解字》“酒”条中讲“古者仪狄作酒醪”、“ 少康作秫应酒”;“帚”条中讲“古者少康初作箕帚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秫酒。少康,杜康也。”明确提到杜康是“秫酒”的初做者。秫,即黏高粱、高粱。在杜康之前,即使有酒存在,却没有人用高粱酿酒。在粮食作物中,高粱比黍、稷、粟、稻的出现要晚一些。高粱富含淀粉和少量单宁,这是酒中芳香族物质的主要来源,使高粱成为一种很好的酿酒原料。如此推断,杜康是用
高粱酿酒的创始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