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葡萄酒 > 正文
10000万个“姚明”的裂变与聚合
来源:  2015-12-21 06:13 作者:

  

  回忆起自己的进口葡萄酒商“生涯”,东莞的于先生脸上挤出一丝苦笑。

  一年多前,因为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喝进口葡萄酒,于先生便通过海外业务关系进了一批澳大利亚酒庄酒,在朋友、客户的支持下,第一单货很快就销售一空。首战告捷,于先生就增加了进货量,但问题很快就来了:由于缺乏渠道和团队,这批货迟迟打不开市场,过了大半年,这批货还积压在仓库里,占用着宝贵的资金。

  于先生现在最盼望的,就是有人接手这块“烫手山芋”。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2L以下)为10.36万千升,同比增长高达60.2%,散装葡萄酒(2L以上)进口量为6.66万千升,同比增长也达到18 .8%,上半年葡萄酒的进口总量合计为17.02万千升,已经占据了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的25%。

     在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进口葡萄酒经销商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业内人士估算,自2006年以来,进口葡萄酒商的数量已增加两倍以上,进口商和经销商合计超过2万家。这其中,有半数以上是跨行业进入的“新兵”,特别是近期以来楼市、股市表现低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高速增长和预期利润吸引了更多的业外“热钱”。

     如果说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正在由杂乱无序走向规范和秩序,那进口葡萄酒商队伍的结构同样处于裂变、聚合的关键阶段。

  市场的成熟与经销商的成长本就是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当姚明、赵薇等明星也不甘人后地加入这个队伍,身为进口酒商,实在应该认真地思考: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

  “进口酒低门槛”是伪命题?

  “姚明”葡萄酒已于日前面市,更有单瓶拍出15万元天价的惊艳亮相。其实姚明与成千上万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有诸多相似之处: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人脉资源,对进口葡萄酒有初步的了解。同时,缺乏酒业营销的实践经验以及传统的网络渠道与团队。从卖酒的角度来看,至少有1万个“姚明”正期待着从进口酒热潮中攫取财富。

     进口葡萄酒不设防,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

     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朱思旭认为,作为进口酒抢滩中国市场的前沿阵地,广东省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正经历着与中国传统白酒类似的一个变迁过程,“进口葡萄酒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饮用的首选,不仅仅是在商务、政务这样的特殊场合,也不局限于夜场、酒吧等特殊渠道,而是出于消费者实实在在的日常饮用需要,高性价比的进口葡萄酒产品受到普遍青睐。”

  由于长期的市场培育和熏陶,大众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了解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品质鉴别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进口葡萄酒市场将由自然增长向品牌拉动的方向过渡。

  朱思旭分析说,相应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必须加强品牌传播、文化渗透以及对核心消费群体的培育和服务,“在理性的消费市场上,品牌和文化将成为主导力量,这就要求对进口酒的知识产权加强保护。”

     正是基于这种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进口葡萄酒商的调整变革势在必然,所谓更高的门槛,即以专业化的服务锁定消费群体,以市场化的品牌推广营造消费氛围,以规模化的运营实现成本控制——要想从消费潮流的跟随者,成长为市场趋势的引领者,永远离不开品牌与渠道的双核驱动。

  进口酒的入行门槛很低?也许。

  进口酒的成功门槛很高?必然!

  进口酒商的成长攻略

  镜头一:
     “我们本想联系姚明来开发姚明系列葡萄酒,但现在人家已经先知先觉了。”在广州融生时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詹皇恩看来,“姚明”葡萄酒问世之初就越过了“品牌导入期”,而这恰恰是进口葡萄酒开拓中国市场时普遍面临的瓶颈——“姚明”的确是个好品牌。

     进口葡萄酒商的品牌效应将日益凸显。“当然,我对于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化进程,更侧重于酒商自身商业品牌的打造,以融生来说,就是要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我们是销售高品质、高品位的智利葡萄酒,而未必让人人都记住融生有哪些智利酒品牌。”

     进口酒商的成长攻略之一:对自身品牌的健全完善与有效推广。

  镜头二:

     广州天河区体育中心一角,有座幽静雅致的葡萄酒小屋——神之水滴酒窖,在当地很多饕餮客的心目中,这里的葡萄酒体验之旅实在是莫大的惬意与享受。各种各样的酒窖、酒庄早已遍布广州街巷,神之水滴为何倍受青睐?

  “葡萄酒的推广其实是一个体验过程,如果能建立一种体验传播的成功模式,那对于酒商的成长无疑是极具实效和示范意义的。”广州神之水滴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超如是说。

  从神之水滴的成长轨迹来看,模式很重要。将经营理念、营销技巧和渠道建设相结合,构建一个满足需求、创造需求、产生利润、利润增长的完整模式,资本、资历、资源的优势才能全面盘活,未来之路豁然开朗。

  当然,上述四个环节中的理念与执行,在神之水滴已形成具体化、标准化、常态化、固定化的经营行为规范,这是“模式”与“尝试”的根本区别。

     进口酒商的成功攻略之二:对运营模式的合理选择与积极实践。

  镜头三:

     3年间,周玮特与他的团队足迹遍布法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智利……他们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选酒。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广州乐富葡萄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现已成长为当地骨干酒商之一,受到下游经销商的普遍青睐与信任。

  谈起个中奥秘,公司总经理周玮特认为,乐富始终坚持聚焦自己的“选酒”优势, “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就是要扮演好选酒的角色,再延伸一点来看,就是用我们的选择为经销商客户创造价值。”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对定位的理解和执行,乐富酒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进口酒商的成功攻略之三: 对核心定位的精确选择与贯彻执行。

  进口葡萄酒商的裂变与聚合  

  相比于传统的酒类经销商,进口葡萄酒商这个群体显得很特别。

     从成员结构来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从品牌推广来看,他们更倾向于体验式、小众化的传播,营销渠道则侧重于自建终端、团购、星级酒店等形式,乃至其功能定位同样兼容并蓄,从产品进口到市场推广,从品牌运营到终端零售,常常一肩多挑,实际上却未必是“能者多劳”。

     这固然与进口葡萄酒消费特点的影响有关,其中也不乏值得传统经销商借鉴学习的亮点。但随着进口葡萄酒的普及,大众消费、日常消费的比例将不断扩大,进口葡萄酒商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保持并强化自身核心优势的同时,与传统的酒类经销商不断融合同化。

     而这正是进口葡萄酒商裂变与聚合的过程。

     裂变的驱动力来自酒商经营理念、营销手法的差异,如前文所言,对品牌的塑造传播、对渠道的创新开拓等等,以及对自身功能定位的强化升级,都可能成为进口葡萄酒商异军突起的发力点。

  通过发展道路上的裂变,1万个“姚明”将不再雷同,取而代之的是“个性”鲜明、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新酒商群体。

     聚合的粘合力来自市场优胜劣汰下的整合作用,随着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越来越了解和挑剔,酒商序列也将清晰起来:占据最顶端的是极少数“大商”,集中占有着大量的优质资源,中坚部分的二线酒商则在产品、渠道、营销、品牌等方面有所依仗,在局部市场拥有较强的话语权,还有一部分进口葡萄酒商,由于缺乏长远规划、经营理念模糊,其市场地位将更加边缘化,在塔形结构的底层艰难挣扎乃至消亡。

     无疑,抉择与改变的关头已到来了。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