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葡萄酒市场的另一问题在于价格,毛先生被这个价格着实吓了一跳。在美国和法国市场,一瓶普通品质的餐酒只卖6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50元,这个价格在欧美是绝大部分人喝得起的水准,即使在中国,中等收入者每周喝上一两瓶也不是问题。但同样这瓶酒,通过进口商进入大陆市场后价格顿时飙升至200元左右,这个现象让毛先生感到费解。他说,“可能是酒商们吃准了中国消费者‘贵就是好’的思维模式,用抬价来造成促销效果。”无论哪种原因,大陆市场上葡萄酒价格虚高是客观事实,甚至比台湾价格还要高不少。不止进口酒,国产葡萄酒的价格也有问题,质量与价格不成比例。毛先生来北京后试过些售价在300元左右的国产葡萄酒,对其质量感觉相当失望。700到1000元档次的国产酒口味还不错,不过一瓶“还不错”而已的酒卖到如此价格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欧美人每天都要喝一两瓶葡萄酒,一直喝高端酒他们也吃不消,生产商都会做很多低价位的东西满足他们的日常需要,只有特别有钱的人或者专业人士才有机会经常喝高档葡萄酒。国内的生产商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多生产低端产品,否则葡萄酒就没法平民化,整个产业都没法发展。另外在美国都能买到2美元的日常餐酒,中国的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也低于美国葡萄酒,为什么不能降低一点价格、让消费者能买到更多便宜酒?”这大概可以说是毛先生对比国际市场之后对我国葡萄酒市场的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