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葡萄酒 > 正文
“双反”终止,国产葡萄酒警钟长鸣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1-07 10:15 作者:刘保建
     2014年3月24日,在宣布对欧盟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不到一年后,中欧在这场葡萄酒贸易争端上达成一致协定,就此握手言和,“双反”终止。

     这一涉及到国产葡萄酒市场的重大事件尘埃落定后,也预示着中国葡萄酒放弃对行政手段保护的期望,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直面竞争,以唯一的市场手段应对压力。

     2014年,国产葡萄酒在市场竞争中接连遭遇更多的压力:11月,中国与澳大利亚达成了葡萄酒零关税的协议,而在2015年,智利葡萄酒在“零关税”之下,跨越大洋来到中国市场。

  关税归零之下,“外国虎”是否将长驱直入?

     这样波澜壮阔、压力陡增的一年,也并非没有好事:中国在1月份超过法国和意大利,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联想、国美、乐视等业外资本宣布进军葡萄酒领域;“葡萄酒酒庄酒”证明商标出台,为国产酒发展重新定调……

  对欧盟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程序,始自于2013年6月5日。

     这一重大事件自爆发以来,一直在激起业内的热烈讨论,对欧盟葡萄酒“双反”,不但关系到中欧贸易的博弈,也为提升中国葡萄酒竞争力,带来了“行政保护”的可能性。

     长期以来,进口葡萄酒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一直都是国产葡萄酒所面临的最大竞争压力,其中,欧盟葡萄酒实力最强,长期占据主力地位,拥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

  在葡萄酒人士看来,一旦商务部开展的“双反”落地,无疑将对欧盟葡萄酒形成打击,进而短期惠及国产葡萄酒品牌。

     然而,从近一年来的“双反”调查形成的效果来看,预期的效果并未出现,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增幅仍然明显,而国内葡萄酒则陷入利润下滑的“泥潭”,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造成了葡萄酒业的大幅下滑。

     “双反”没有能够明显地改变中国葡萄酒的市场格局,在提升竞争力方面也无济于事,葡萄酒大国对华出口上仍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总的来说,在征收反倾销税的状况下,低端葡萄酒对进口成本敏感程度高,会有所冲击。征税之后,会使得外国葡萄酒走高端路线,而走高端路线将提升产品美誉度和品牌力。
     这一行为,不但不会对国产葡萄酒形成多大的助益,反而还将提升这些国家葡萄酒的竞争力,给国产葡萄酒造成更大压力。

  此外,对一些区域竞争的产品,由于进口酒在本地区影响较小,是否执行“双反”调查,都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从种种观察来看,葡萄酒依靠“双反”牌并不管用,其对国产葡萄酒的产业和市场影响都微乎其微。“双反”调查也最终终止。

     虽然最终并没有落地,但近一年的“双反”调查的效果,足以为国产葡萄酒行业敲响警钟:如果我们这个行业一定要靠着“双反”才能走路,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力,那我们产业最终必将是无路可走。

     “双反”终止之后,行业在下半年接到了澳大利亚对华“零关税”冲击。作为我国进口酒份额中排名第二的葡萄酒进口国,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进口关税也将在4年后取消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近年来在华不断刷新华丽出口数据的智利葡萄酒,也在2015年进入中国零关税。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以及国际经贸交流的加深,可以预判的是,未来还将有更多国家的葡萄酒以“零关税”杀入中国市场。

     面临“双反”终止、更多国家“零关税”的冲击和国产葡萄酒企业整体低迷的三重打击,中国葡萄酒应该如何处之?

  国产葡萄酒当自强不息,直面竞争。

     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葡萄酒消费国,这种诱惑必将令整个中国成为世界葡萄酒品牌竞争要地。来自各个国家的葡萄酒将在此博弈,对国产葡萄酒形成压力。

     而随着中国放弃用“双反”调查等政治干预手段保护国产葡萄酒、增加更多的“零关税”,以更加的开放心态融入市场经济运作,新旧世界国家的葡萄酒产品,将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占领中国葡萄酒市场,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竞争。

     在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国产葡萄酒不能再期望国家会用类似“双反”的行政保护手段,来保护国内葡萄酒产业,更何况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行政保护效果越来越小。

     在此种情况下,直面市场,提升国产酒的整体形象,用国际标准化的葡萄酒建设,提高葡萄酒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国产葡萄酒的特点,用市场化应对竞争压力,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