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3月28日专电(记者李松)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现在很多农民工都选择返乡创业,但农民工创业项目一般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对此重庆创业培训师建议农民工可选择“项目复制”的方式进行创业,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达到成功创业的目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选择何种项目进行创业是目前摆在农民工面前的第一难题,由于很多农民工的创业资金非常有限,对相关领域的环境和法律法规也不了解,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很脆弱,导致农民工创业经常以失败告终。
第5届中国青年创业奖获得者、重庆创业培训师魏欣就建议农民工可以通过“项目复制”的方式,将自己以前打工时所从事的行业或熟悉的工作进行“复制”,作为自主创业的项目,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
重庆永川大安镇的返乡农民工谭遇来就是通过“项目复制”的方式获得成功的,谭遇来以前在江苏镇江一家餐馆打工,学到了一门制作彩色豆腐的手艺,返回重庆重庆创业时,谭遇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重庆主城区很少有出售彩色豆腐的店铺,2009年2月份他在沙坪坝区半月楼附近开了一家彩色豆腐食品屋,结果大受欢迎,目前每天的销售额都在200元左右。
创业培训师就提醒,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性差异是很大的,沿海发达地区已经饱和的创业项目,在内陆地区却可能大有潜力可挖。“例如有的农民工把在广东学到的养孔雀的技术带回了重庆,通过‘项目复制’重新‘落地’,办起了孔雀养殖场。在广东养孔雀可能已经不能赚钱,但在重庆这个项目就是一个新鲜事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农民工创业需要的不是“创意”,而是成熟的低风险项目,返乡农民工具有天然的创业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城市打工,眼界更为开阔,在打工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项目库”,更善于捕捉创业机会。只要能够有效地将自己以前从事的工作重新“复制”到创业项目中,无疑将在很大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程度上节约农民工的创业成本,缩短创业周期。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