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国际 > 正文
科罗娜,美国市场风光难续?
来源:  2015-12-21 11:29 作者:

  经济不景气,不少价格较高的进口啤酒销售也受到冲击。根据全美啤酒服务组织(Beer Services America)的统计,尽管全美啤酒销售量上涨0.5%,但进口啤酒销售量却下滑。
     
  价格较高的进口啤酒销售,已经开始受到经济迟滞的影响。在啤酒行业,消费者同样降低了对酒类饮料选购的层级,偏好价格较便宜的美国本地品牌或同业品牌。
     
  在美国年销售额达260亿美元的啤酒市场上,精酿啤酒在逐渐蚕食进口啤酒的份额。除此之外,科罗娜还面临着美国本土产品百威淡啤柠檬(Bud Light Lime)新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品的竞争。
     
  一些行业观察人士认为,科罗娜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芒,也有人认为现在断言为时过早。
    
  1997年,莫德罗集团(Grupo Modelo)旗下的科罗娜啤酒对美国市场出口量首次超过喜力,此后一直稳居美国进口啤酒市场头把交椅。业内刊物《啤酒市场观察》的数字显示,2008年,罗娜特级啤酒(Corona Extra)占美国进口市场份额的28.4%,喜力占17.8%。在美国市场销售所有的啤酒品牌中,科罗娜销量排名第六。
    
  2008年,科罗娜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量下降了4.6%,至此已在美国销量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从2006年的3.9%降至3.6%。
    
  根据尼尔森公司的市场调查数据,科罗娜和喜力在美国市场销量的下滑,拖累2008年美国进口啤酒销量总体下滑了2.3%。相比之下,国产啤酒销量基本持平。
    
  业内观察人士称,科罗娜在美国市场的下滑,部分原因在于其在2007年上调产品价格,而国产啤酒几个月后才相继提价,造成了一度过大的价格差异。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啤酒营销专家John Greening表示:“经济衰退对进口啤酒品牌的影响最大。作为消费者,出于对经济的担忧,目前会选择价格更为适中的啤酒产品。”
    
  尼尔森数字还表明,虽然Sam Adams、Fat Tire等精酿啤酒品牌销量增长了8%,增幅却只有2007年的一半。精酿啤酒在美国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进口啤酒。“虽然多年来精酿啤酒和进口啤酒在美国市场上齐头并进,但一些进口品牌正在落后于精酿品牌。”
    
  2008年5月面市的百威淡啤柠檬销售增长速度超过了科罗娜淡啤。虽然现在说百威淡啤柠檬会在市场长期领先尚为时过早,但它确实影响了科罗娜淡啤的销量。因为两者的消费群体基本相同。
     
  啤酒分析师Carlos Laboy则认为,科罗娜还有一个致命弱点,使其在美国市场的生命力受到影响,那就是消费群的老化。换言之,它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太“老”。然而,尼尔森公司副总裁Nick Lake却不认同此观点,尼尔森定期对21岁—29岁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提到进口啤酒品牌,这些人首先会想到科罗娜,“科罗娜啤酒仍然是年轻人选择进口啤酒品牌的首选。”Lake说。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徐菲远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