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里,全球干邑市场的整体状况并不太令人乐观。根据法国国家干邑酒行业管理局(Bureau National Interprofessionnel du Cognac,缩写为BNIC)公布的数据,从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的12个月内,全球干邑的出口额和出口量分别下跌10.2%和6.7%,其中,VSOP及以上级别的干邑下跌最为严重。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2015年,干邑市场将何去何从?市场会呈现哪些新的潮流和热点?哪些品牌值得关注?
破局在即
干邑生产商和奢侈品分析师一致认为,干邑市场衰退持续的时间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2014年11月份,EY咨询顾问公司的全球奢侈品总监Paul Wood表示:“干邑业并没有预测到发展速度会如此缓慢,目前的状况令许多奢侈品公司始料不及。”在干邑市场回暖“曙光”仍然遥不可及的情况下,干邑生产商们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如何转变经营模式以提振销量。
一些干邑生产商开始将重心转向更年轻的酒款,尤其是VS级别的干邑。在截至2014年7月的12个月里,主要受美国市场的强劲推动,VS级别干邑的销售量上升了3.1%,销售额增加了升1.8%。到2015年,在西方市场以及中国香港、上海等成熟的亚洲城市,会有更多品牌效仿拿破仑(Courvoisier)干邑的模式,借助调配鸡尾酒方式推广的做法将更为常见。而在中国其他城市,则如同马爹利鼎盛(Martell Distinction)干邑的做法一样,干邑更多地被当作一种佐餐烈酒。
但这并不意味着奢侈级干邑整体“失宠”。虽然一些生产商会更多地关注中低端产品,不过也有部分生产商继续坚持走高端路线,把重心放在传统的西方市场。比如,2013年,英国市场干邑的增长率高达10.1%,在美国也增长了1.9%。就销售量而言,美国是最大的干邑市场。
拿破仑干邑和轩尼诗干邑都明智地在不同市场推出了不同价位的产品来扩大消费群体,而不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世界第六大干邑品牌——蒂丰干邑(Cognac Tiffon)的Jan Braastad相信,干邑生产商效仿轩尼诗的模式更容易生存下去。“可以说,目前轩尼诗是干邑行业的领军者,我们都在以某种方式学习他们的策略,虽然我们并没有公开承认这一点。显然,大品牌们指引着我们的发展方向。”
可喜的是,随着中国市场尘埃落定,生产商已经对其全球产品供应进行重新布局。根据国际葡萄酒与烈酒研究所(IWSR)的预测,从现在到2019年,全球干邑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有望达到2.4%——这相当于2008~2013年间的2倍,关键是要打好“持久战”。
2015年哪些产品最热
随着干邑爱好者将关注重点从陈年转移到风土,单一葡萄园干邑将大行其道;如果生产商能够成功挤占广大本土品牌的份额,南非市场大有潜力。此外,不标年份的干邑将会大量上市,价格也非常多样。
三大品牌值得关注
御鹿(Hine)
独立干邑生产商御鹿打破传统,推出2005年份“Hine Bonneuil”这款主打“风土”特色的单一葡萄园干邑。御鹿干邑的独到之处在于只挑选烘烤度最低的橡木桶陈酿,避免浓重的橡木味道掩盖干邑原有的细腻酒香。这款干邑同样传递了“葡萄园在任何年份的风土特色”。随着御鹿引领单一葡萄园年份干邑的创新潮流,消费者有望享用到更多的年份干邑佳酿。
拿破仑(Courvoisier)
随着新瓶设计的推出,以及一系列以突出其文化传承和与巴黎文化紧密关系的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Beam Suntory集团所有的拿破仑干邑将在2015年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宝伯特(Braastad)
作为世界第六大干邑品牌,宝伯特仍主要依赖于挪威市场。该品牌计划扩大销售范围,包括美国、东欧和中国等市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