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雷声大雨点小,还是风雨来临的前奏,这是眼下公务卡新政带给中国国酒业的一个问号。
2012年1月1日起,公务卡新政正式实施。中央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支付公务接待费等16项费用时,必须使用公务卡;到2012年年底前,这一制度将扩展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

“公务卡新政对酒类上市公司影响较大,因为这是利空消息。”合肥智卓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林林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在白酒行业的高速成长中,中高端白酒功不可没,而在中高端白酒消费中,公务消费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国家对于公务消费管理的政策走向,直接关系到白酒行业的发展预期。
当前,随着公众对白酒行业与公务消费之间关系的诸多关注,加上国内经济环境不够乐观,尽管公务卡新政依然被评价为难以“落地”,但是业内人士还是认为,这是白酒行业将要进行变革的一个信号。
新政“利空”行业发展
从“三公”消费公开到公车改革,再到公务卡新政实施,有关公务消费改革的政策在近年来接连推出。此次公务卡新政实施后,能否“落地”依然是衡量公务卡实效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这种政策都是缺少监督的,受益于旧体制的人是不可能把旧体制变革掉的。”方德&孟跃营销咨询机构品牌总监孙高博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夏林林对于新政的实效也不看好,“公务卡新政是雷声大雨点小,属于实验阶段,实际上是个‘谈资’,实质影响有限。”
尽管公务卡新政“实质影响有限”,但依然被视作白酒行业的“利空”消息。
“假设公务卡制度被严格执行,300元/瓶到600元/瓶之间的全国品牌将受到较大影响,因为这一价位是公务接待用酒价位;对于80元/瓶到300元/瓶之间的区域品牌则有利有弊,利是削减财政可能会选用本地品牌,弊是这个价位的竞争会加剧,企业需要付出更多资源用于市场竞争。”孙高博分析说。
针对公务卡新政对白酒中高端品牌可能造成的影响,孙高博建议:第一、打造高性价比、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的品牌形象;第二、提升系统化的公关能力,不仅要有传统的公关部门进行政府关键人物的公关,还要举办社会公益性质的大型活动,保持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给政府多一些支持自己的理由;第三是强化对根据地市场的打造。“那些价位在80元/瓶到300元/瓶之间,并且全国招商、缺乏根据地市场的品牌将会受到冲击,比如,淡雅五粮醇和水井坊天号陈、泸州老窖永盛烧坊等。”
白酒行业须早作打算
虽说眼下公务卡制度未必会“卡”住公务消费,但是未来政府肯定会进一步加大对公务消费的严格控制。在国家接连推出公务消费改革措施的大背景下,业内专家建议白酒行业早作打算。
“可以说这是一个信号,对于白酒近十年来的一路高歌猛进敲响了警钟。”夏林林表示,“从宏观环境来看,当前的国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十二五期间,政府肯定要从自身的反腐、公务预算缩减等方面下功夫。从长远来看,对整个酒类行业影响较大。尤其是这几年发展较快的大中型酒类企业,应戒骄戒躁,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更多地把营销聚焦到普通消费群体上。”
“当然,酒企仍然会继续关注政商务群体,因为在中国,政商务群体属于意见领袖,大众消费白酒受其影响很大。但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酒企更多的是要下功夫去研究8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性和消费心理。”夏林林表示,“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的明天在80后。传统的白酒行业将有一场技术革命,在产品个性、口感、风格上都会有新的变化。”
谁将把握未来趋势
不仅仅是技术革命,按照夏林林的分析,如果是要聚焦普通消费群体,现有的传播策略也势必会发生改变。
夏林林认为,目前,白酒行业的传播非常混乱,年份酒、窖藏、香型等概念,将随着消费者的逐渐理性和类似诉求的泛滥而逐渐失去竞争力。“未来白酒传播会更加亲民,广告会更加时尚化。郎牌特曲的传播就很好地把握了未来的趋势,突出了年轻、前行、梦想、时尚、拼搏等要素。”
除了传播策略外,现有的渠道模式也将随着酒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夏林林认为,白酒将会像饮料、水等快速消费品一样,渠道继续下沉,白酒企业将更注重三四级市场的运作。“从2012年春季就能看出,农村市场白酒竞争已经升级到白热化阶段,各大品牌的产品充斥三四级市场。”
此外,渠道多元化、碎片化将进一步加剧。
“在渠道多元化层面,比如白酒电子商务会逐渐崭露头角,只要能保真,有大的诸如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商提供信用担保,未来的容量会非常大。”夏林林认为,“在渠道延伸层面,白酒走进夜场已不是广东的特例,会逐步向全国蔓延。”
与此同时,渠道碎片化情况也会更加明显。传统渠道餐饮、商超、名烟名酒、团购渠道的作用都会减弱。
“现在在合肥等城市,平价酒水的店越来越多了,厂家现在招酒水促销员的规模都比往年少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很多,可以看出,餐饮店的竞争已形同‘鸡肋’。推出平价酒水的餐饮渠道将越来越多,在酒店购买白酒的群体将会有所增加。餐饮渠道在沉寂数年之后,已经触底,并有开始反弹的迹象,餐饮店对酒水利润的预期下降,其开始把盈利的目标更多地集中到菜品和增值服务上。”夏林林说。
而在团购渠道,原先公关团购的模式也会受到挑战,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做定制酒,而不再是厂家卖什么,自己就买什么了。
夏林林表示,他目前正在服务的一家酒企在定制酒方面就做得很好,“可以直接和洋河等品牌PK”。目前,该酒企的定制酒还是以政商务需求为主。在政务方面,除了被当成地方名片用作政府的接待用酒外,还针对一般性政府单位的需求进行定制。这些单位在企业开发定制酒时,也参与产品的设计、包装、酒水调制等环节,作为本单位的内部福利和外部接待使用。“这些单位搞定制也跟风,都不甘示弱。”另外,在商务定制方面,一些地方企业和生产型企业,为了员工福利、日常接待和礼品馈赠,一般会定制1到2个品种,在价格上进行区别。
“定制与品牌开发不同,定制多适用于区域性中小企业,有地缘优势。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定制酒,比如国窖1573、水井坊、杜康等,将来还会有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夏林林说,“群体虽然还是那些群体,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通俗点说,消费者被酒水推销弄得逆反心理比较强。未来,在酒水消费上,消费者将会更加理性,拥有更多的自主性。”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