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7月份以来,白酒业最惹人眼球的无疑是“涨价”二字,尤其是高端白酒纷纷“冲高”。
首先是53°飞天茅台终端零售价逼近千元,甚至有的市场已经突破千元大关,最高零售价为1045元/瓶。之后,五粮液紧紧跟随,于7月份全国零售价上涨40元,进入了700元的价格区间;作为高端白酒的新贵国窖1573自然也不示弱,8月上旬全国市场终端零售价上调至788元/瓶,甚至部分市场已调至798元/瓶,比原来的每瓶价格上涨了130—140元,上涨幅度高达20%左右,直接超越了五粮液涨价后的终端738元的零售价,国窖1573的涨价也是高端白酒企业首度正面确认涨价。不仅如此,正当名酒涨价处于风口浪尖之时,今年10月,泸州老窖又重磅推出售价高达1980元的国窖1573的上延产品——中国品味。
在茅台突破千元之后,国窖1573在高端白酒新一轮的涨价浪潮中能否涅槃重生,荣耀回归浓香鼻祖、酒中泰斗的历史地位!
未跟上提价第一波,金子招牌曾蒙上了一层尘埃
根据对泸州出土的一只陶质饮酒角杯的文物考证,泸州酒史可以上溯至秦汉时期,至明清达到极致,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温永盛烧坊酿制的“三百年老窖大曲”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便是明证。1952年,在全国第一届四大名酒评比中,泸州老窖榜上有名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成为浓香型把酒的典型代表。此后,在第二至第五届名酒评比中,泸州老窖蝉联入围,成为浓香型中惟一蝉联五届“国家名酒”称号的品牌。
泸州老窖的资源禀赋和历史底蕴注定了公司在中国白酒史上的辉煌:1988年前,无论是品牌知名度、产量、产品售价,还是企业名气、效益,它几乎都在五粮液之上,是名副其实的浓香型白酒的老大,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二代酒王(第一代是70年代的汾酒)。然而,在1988年国家放开名酒价格之后,泸州老窖走上了一条动荡、曲折的发展道路。在五粮液几次提价、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泸州老窖的管理层却做出了“做名酒中的民酒”、“让老百姓喝得起的名酒”的错误战略决策,产品价格开始与五粮液拉开差距,致使泸州老窖特曲一度下滑,品牌形象也随之迅速衰落。从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泸州老窖不仅远远落后于五粮液,而且与剑南春的差距也在加大,这与其浓香鼻祖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泸州老窖,这块中国名酒的金子招牌被蒙上了一层灰尘。
虽然后来几经提价,显然已经是非常吃力,但是随着茅五剑价格的不断攀升,泸州老窖特曲已被远远地抛在后面,沦为中档酒的领袖,教训实属深刻!令人欣慰的是,这一不利局面在1999年泸州老窖公司推出国窖1573之后得以扭转。这一步,泸州老窖走了整整十年艰苦历程!
在深刻的历史教训面前,泸州老窖在国窖1573的品牌运作上自然不会掉以轻心,绝对不能重蹈泸州老窖特曲的历史覆辙!
擦去历史的尘埃,让金子招牌熠熠生辉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擦去这块浓香鼻祖金子招牌上的历史尘埃,回归酒中泰斗的荣耀地位是泸州老窖近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1996年11月,国务院将泸州老窖具有40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群明令分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这是迄今为止全国酿酒行业唯一仅有的殊荣。该窖池群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连续使用至今,已成为中国白酒文化之签定标准和(固态)蒸馏酒酿造工艺发展的活文物见证,故为“国窖”。
从最初的“国宝酒”到“国窖酒”再到“国窖1573酒”,国窖1573从出生开始就直接定位为高端白酒,跻身于中国高端白酒的行列。作为高端白酒的新贵,国窖1573从没有放缓迈向高端白酒第一品牌阵营的脚步,直至走向奢侈品白酒的殿堂。
作为传统4P营销理论中的一个要素,价格在消费形态和消费特征不断变化的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作用和象征意义被明显放大。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产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其价值的直接反映。而在今天的消费形态和消费特征下,“价格”不仅仅作为“价值的反映”,同时,“价格”也是“品牌价值”的“背书”,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品牌价值”。每一次的涨价,对新贵高端白酒的国窖1573来说,都是一个阵痛的过程,经销客户的不理解、营销人员的咬着牙关硬着头皮去坚挺,尽管会损失一部分销量,流失一部分消费者,但最终结果将国窖1573的品牌价值逐步培育起来,在高端白酒的第一品牌阵营中站稳脚跟。前车可鉴,国窖1573的绝对不能再重蹈泸州老窖特曲的历史覆辙。
控货是确保价格提升到位的根本保证,当然这里面也同时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对于度的拿捏则至关重要。控货,为了培养市场的饥渴感,确保提价的到位与品牌价值的提升。因为国窖1573本身资源稀缺,全年限量生产3000吨,而在产量固定的前提下,需求的提升自然会刺激价格的进一步攀升。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和消费的全面升级。消费高档酒的人越来越多,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加,产品价值中心不断上移,品牌溢价空间也越来越大。时下“少喝酒,喝好酒,送名酒”已成为重要消费趋势,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中高档白酒是酒类的消费主力。公款消费和送礼消费也形成的刚性需求,导致市场对中高档白酒提价并不敏感,甚至产生反作用力,即当其他高档酒提价、某一品牌不提价时,可能被认为不够“高档”,反而影响销量。从这一角度分析,涨价是保持其“高档”的需要,“薄利多销”的商业理念在高档白酒市场中并不适用。高档白酒承载的“公关”、“面子”功能和“买的不喝,喝的不买”的普遍现状,往往让消费对象“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消费的全面升级和产品价值的不断上移也为国窖1573的涨价增强了信心。擦去历史的尘埃,让泸州老窖这块金子招牌依然熠熠生辉,国窖1573作为名门之秀担当着重振泸州老窖浓香鼻祖、酒中泰斗的这一历史使命。
在新一轮涨价浪潮中涅槃
在每一轮的价格提升浪潮中,通过紧盯行业老大的方式找到自身的价格参照,是跟进者的不二法则。茅台,中国高端白酒的老大,它的价格动态直接影响跟进品牌的价格动态。此次茅台终端价格突破千元,无疑又是给国窖1573、五粮液的涨价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强化了白酒三强在第一品牌阵营的地位。并且国窖1573的这次涨幅直接超越五粮液50元的终端定价,其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其在第一品牌队列中的地位。如果不能成为价格的“引领者”,那么就“紧跟着,别掉队”,通过价格的定位和占位来实现自身品牌和价值的定位和占位,可见,国窖1573谙熟此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总是出现新的潮流,引领时代的步伐。而这一轮新的涨价浪潮中,泸州老窖顺势重磅推出国窖1573的上延品牌——中国品味,一方面是高档名酒将追求价值回归的有力表现,同时也是泸州老窖在新一轮涨价浪潮中的超越与涅槃!
目前,我国白酒产业内的名酒品牌和国外的同类型品牌相比,市场价格明显偏低,甚至很多洋酒高档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我国同档次白酒。中国白酒代表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结晶。但是为什么国外的很多产品,历史没我们悠久,而价格却很贵,却得到了大多数国人的认同?这需要社会各界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优秀产品和民族品牌应有的价值逐步的重视。
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稀缺性让房价步步高升。而在白酒行业,同样的酿造工艺和原料的稀缺性,让白酒独一无二。众所周知,茅台、国窖1573的品牌资源较为稀缺,品牌溢价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泸州老窖窖龄在100年以上的窖池仅有1619口,这决定了它每年的产量极为有限随着中国品味的推出,经典装国窖1573供应量的减少,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加剧,使它应有的价值能够逐步回升。预计,国窖1573的价格将在未来还有一个逐步的上升空间,突破千元的价位指日可待。
国窖1573,在新一轮提价浪潮中超越与飞翔,这也为泸州老窖荣耀回归酒中泰斗、浓香鼻祖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