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华彩演绎“贵”之内涵———访贵酒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
来源:  2015-12-21 07:17 作者:
     
  提起贵州白酒,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茅台,继而延伸到茅台镇、仁怀、酱香等字眼上。这当然是黔酒的金字招牌所在,但如果从整个贵州白酒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仅靠茅台一枝独秀是远远不够的,相比于近邻川酒的“群花”绽放,一个“孤独的领跑者”无法带来整个黔酒军团实力的飞跃,在中国白酒市场渐已迎来“酱香时代”的今天,黔酒二线品牌如何实现崛起?这是贵州白酒产业亟待突破的瓶颈。
  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于优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但广大二线白酒企业普遍被“酿得出,走不出”的问题所困扰,其实质在于知名度有限,品牌潜力难以得到充分释放,因而只能困守省内市场。
  对于这一问题,贵州贵酒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侯鸷看得很清楚,他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眼下,我们的企业必须专注做品牌,充分诠释贵酒的传统内涵和文化价值,将之打造为传统基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高端个性化品牌。”

聚焦酱香贵酒亮剑正当时

  多年以来,除茅台外,绝大多数贵州白酒企业的竞争力都落脚于产品层面,品牌建设滞后于行业发展,也滞后于市场需求,没有形成不同梯度的企业和产品组合,无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就此,侯鸷表示,贵酒将专注于打造“中国手工高端酱香白酒”,以此作为其品牌的标志性元素。
  侯鸷特别强调了“手工”二字在贵酒整体品牌定位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一定位来突出贵酒的独特工艺与口感,他说:“对传统的延续和做工的考究,二者共同成就了高端品牌所必须的稀缺与品位。”贵酒的前身是贵阳酒厂,在上世纪70年代后,贵阳酒厂被列为贵州省重点酿酒企业,拥有浓香型和酱香型两大香型酒,可年产2000千升国家名优酒,当时的主要产品有“贵阳大曲”、“黔春酒”、“贵酒”等系列,其中“贵阳大曲”曾获贵州省名酒和轻工业部名酒称号,“黔春酒”(酱香型)获国家优质酒称号,在贵州省内及部分省外市场拥有广泛的消费者基础,“传统积淀是品牌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唤起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也能借助于品牌、工艺的厚重感来彰显品位与文化,这正是贵酒的优势所在。”
  贵酒的强势出击正是当前贵州白酒发展形势的一个缩影。数据表明,2009年,全国白酒产量达706.93万千升,其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占到70%,清香型等其他香型产量占29%,而酱香型白酒产量仅为1%。但就是这仅占行业1%的产能规模,所实现的销售额却占白酒行业15%以上,利税更是占到行业的30%。“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酱香型白酒市场潜力巨大,而市场总量还很小。”侯鸷表示,受生产工艺等因素的限制,酱香型白酒在短期内很难像浓香型白酒那样大面积铺开,但其在高端消费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经显露无疑。“酱香型白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发展走势,无疑正是贵州白酒的未来方向,也为我们贵酒的品牌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信心,贵酒亮剑正当时。”侯鸷如是说。

优化组合厚积薄发

  客观地说,经济实力薄弱是很多贵州白酒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当地企业欲迎合酱香发展的行业趋势来做大品牌,除了思维和理念的创新之外,还需靠“经济实力”撑腰。
  侯鸷表示,贵州白酒曾经有过辉煌的年代,但在眼下,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品牌局限于中低端,“归根到底,企业科技、营销、管理水平滞后,科技开发和产品创新不足,都与企业资金费用的缺乏有关,在高价格原料市场、低价位消费市场和国家政策控制的三重压力下,很多贵州品牌逐渐淡出白酒消费市场竞争一线行列。”
  幸运的是,贵州同济堂、贵阳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贵阳酒厂在2009年顺利地完成“联姻”。 据侯鸷介绍,贵州同济堂始创于1888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种植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近年来逐渐走向多元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壮大发展之路。“经过反复对比分析,结合贵州经济特色,同济堂认为酒行业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这与当时正在寻求合作的贵阳酒厂不谋而合。”侯鸷说,最终各方一拍即合,合并后的贵阳酒厂将更名为贵州贵酒有限责任公司,在保留其他品牌的同时,主推“贵酒”品牌。
  借助同济堂的实力支持,贵酒完全具备了“厚积薄发、重拳出击”的底气,“项目完成后,贵州贵酒将拥有年产量10000千升白酒的生产能力,年产值预计可达40亿元。”侯鸷说,贵酒公司的两款全新酱香型白酒“高贵”和“尊贵”已经成功上线,市场零售价格在680元至1000元左右。“我们的目标是瞄准‘中国酱香型白酒第二品牌’,全力打造贵州酒业的又一张名片。”
  当前,我国白酒行业呈现出明显的资源集中趋势,生产、规模、品牌和效益进一步向优势地域和企业集中,拥有强大品牌优势的企业会得到更大发展,中低档白酒产品的空间将受到高端产品的进一步挤压。贵酒的成功案例充分证明,贵州白酒企业下一步发展应迈向产业化、集团化的方向,“染指”高端地方特色产品,实施战略全新布局,最终实现整个黔酒军团的厚积薄发。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车婉宁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