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闲话东浦“酒窠”
来源: 《华夏酒报》  2007-10-15 08:13 作者:龚玉和
     东浦镇是绍酒的发祥地,一个全国闻名的“醉乡”。
     东浦花雕,被称之“绍酒之最”。不仅酿酒技术过硬,更与东浦水文、地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浦人制酒几乎是一门艺术。酿酒行家,尊称缸头师傅,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磨练,不敢担此号。家酿花雕,酿制有独到之处。舀鉴湖水泡米;先捣碎上等糯米,蒸熟;摊上竹垫;凉后,拌上酒药;分量极有讲究,多了,酒味过甜;少了,则味烈。再把它们放进大缸中“作”,待“作”透了,由酒袋装上酒架,酒液慢慢滴入缸内;最后,一坛坛地装起来,用泥浆封口,存入地窖。普通绍酒存放半年,存放一年以上,才称“陈酒”。酒越陈越香越醇。
     听说,东浦旅游最经典的方法,就是喝上一碗老酒,在微醉薄熏的状态下,坐乌篷船,沿着长街悠悠慢行,一股淡淡的酒香味不时飘然而至。循香寻酒,还未进大门,就见到周边层层叠叠堆放着的酒坛。满地大肚子酒坛,几乎成了酒乡标记。
     旧时,东浦多酒肆,有“酒窠”之称,历来市场繁荣,生意兴隆。此地酒窠大抵两种:
     一种是小酒店,门外插酒旗,黑字黄底,大书“酒”字。店堂靠着河岸,只有几张桌子,几把条凳。人们只喝酒,不吃饭,要几样简单的下酒菜,无非是豆腐干、茴香豆、土香肠之类。在这里,酒客只买一块腐乳、两块香糕,也能自得其乐地喝酒。还能自己带来下酒物,什么糟头肉、酱鸭之类,与两三个朋友边饮边聊。
     另一种“酒窠”是稍考究的酒楼,装饰与城里酒店相差不大,设有雅座,只是少了几分老绍兴情趣。但是下酒菜却很有点“酒文化”气息:醉鸡、清炖鳜鱼、糟溜鱼片、清汤鱼圆、酒糟虾仁、三油鳝焐、干菜扣肉、红霉豆腐卤烧肉等。一般酒桌先上的冷盆是糟鸡。过去,东浦人家户户酿酒,糟鸡便是酿酒派生出来的小菜,过年杀猪宰鸡,当地人将鸡用盐擦后,外面用纱布包住,再用酿酒后的酒糟腌渍几天,鸡不仅不会变质,反而增添了酒的香味。品尝之下,感觉比杭州的白斩鸡更鲜、更嫩,鸡肉透出酒香,别有一番滋味。
     还有一款东蒲名菜,称作“酒糟虾仁”,也是当地人待客的主菜。酒糟是酿酒的副产品,其味醇厚异香。以酒糟汁烹制的食物,可以说是东浦特色菜肴。伙计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告诉我们,酒糟虾仁需选新鲜大河虾,剥壳,烧时烹入糟汁。端上来后,只见虾仁洁白,入口,不仅味道鲜嫩,而且酒香扑鼻,极为诱人食欲,与杭州的“龙井虾仁”有异曲同工之妙。
     品东蒲菜一定要配一碗加饭酒。加饭酒,顾名思义,就是在酿酒中增加了酿酒的米饭数量,用水较少,一种半干酒。细细品味,果然酒质醇厚,气郁芳香。酒碗也不寻常,浅浅的碗,大大的碗口,粗瓷质料,碗中暗黄的酒液,很有乡土味。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