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二锅头颂
来源: 文汇报  2007-08-14 13:16 作者:李国文

——文化名家杯子里的哲学:五位文人挥文说酒

    听说北京的二锅头酒,进了人民大会堂,上了国宴,此事是否属实,不得而知。我也没有荣幸遇到赴国宴的人物,因而无从查证。但这个传说,表明人们对二锅头酒的一个良好评价。

    正如贵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粮液一样,北京也有了自己的地方名酒,而且是相当大众化的名酒。因此,外地到北京来的旅游者,除了果脯、茯苓饼、烤鸭之外,二锅头也必在纪念性的购物计划之中了。

    我虽然不是高阳酒徒,但对它颇有一点感情。在不太富裕的日子里,二锅头酒便是桌上的常客了。

    记得我老母亲健在的那些年,她是很喜欢晚餐喝上一两盅的。按我后来的经济条件,大概还是能孝敬老人家喝上一点价格不菲的酒,但不论拎回来什么好酒,都不如北京产的60度二锅头受她欢迎。也许是早年艰窘的生活,喝惯了,一打开二锅头,那辛辣的芳香也确实令人留恋。那时我在剧团工作,一些演员晚场卸装以后,通常也爱喝上两盅二锅头,提神解乏。更甭说那些劳累一天的工人师傅,怎能不抱瓶二锅头,自斟自饮,或三二知己,干上两杯呢?甚至颇有丈夫气的姐们,也敢喝上一口两口,过过酒瘾的。总之,这是你我的酒,大家的酒,谁都可以问津的平民百姓的酒。

    二锅头的性格,也是这些普通人直来直去的性格,不拐弯抹角。不虚头脑。味道很辣,还很有劲,没有思想准备,真像撂你一个跟头似的噎得说不出话来。酒性很烈,而且很有穿透力,一入口中,立刻冲向五脏六腑。然后一股热流,从头至脚,舒筋活血,疲乏顿消。然后眼热耳红,头脑发胀,腾云驾雾,浑身通泰。因为酒是自己花钱买的,一到微醺状态,见好就收。此刻,一切烦恼,苦闷,不愉快,不如意,通通置之度外。夕阳西去,万家灯火,醉眼蒙眬,怡然自得;然后倒头一觉,养精蓄锐,明日再为生活奔走。说实在的,在这些人的生活中,什么也比不上二锅头带来的欣快和愉悦了。

    喝二锅头酒的,全部自费,不吃国家,心里无愧,光明正大,也许是这种酒的最好之处了。

编辑:张勇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