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白酒行业正在兴起一股“草本(本草)热”,从一线名酒到地方品牌,纷纷涉足该领域。
“草本健康”理论不仅为传统白酒消费者提供了健康饮酒的新选择,同时,也得到了年轻人的主动尝试和接受。调查显示,年轻人对草本酒的接受程度呈明显的上升态势,且上升比例远远大于传统白酒。
从“好喝”到“好玩”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传统白酒的“辣口、呛喉、醉后上头”,是主要的入门障碍,令他们“闻”而却步。而草本白酒正在对传统白酒发起一场口味上的“降维打击”,通过加入枸杞、桑葚、桂花、栀子、薄荷等草本植物,其酒体增加了果香、花香、甜润感等复合风味,大大掩盖或中和了酒精的刺激感,将消费体验从固有的“辛辣刺激”转化为“顺口好喝”,实现了风味多元化与口感柔和化。

第23届(武汉)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期间,在由中国酒业协会举行的第五届“问酒”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提出,市场需要的不是酒精而是风味,不论哪个酒企,都必须以风味表达为最大化基准。
例如,宁夏红枸杞产业有限公司推出的“塞上江南草本白酒”新品,口感绵柔、甘润、顺喉,并带有独特的草本清香和甜润回味,这种新颖的口感,极大程度地吸引了年轻人的“尝试体验”和“风味体验”。
中国传统白酒的饮用方式单一,不论多少度,几乎只讲究纯饮,且不倡导与其他饮品配搭,认为会影响其口感特点,这极大地抑制了年轻人的消费创意。相比之下,当代年轻人更喜欢鸡尾酒式的饮用方式,喜欢将不同的饮品进行混搭,调制出口感迥异的创新风味。在这一背景下,草本白酒在饮用方式上的“破圈融合”,推动了从“纯饮干杯”到“创意调饮”的转变。

图片来源:劲牌公司微信公众号
草本白酒开创了鸡尾酒基酒新可能,因为草本风味本身就与调酒文化高度契合。年轻人可以用草本白酒作为基酒,加入果汁、苏打水、冰块等,DIY出各式各样的中式鸡尾酒,这极大地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和可玩性,打破了白酒的饮用边界。
更懂年轻人的“心智”
传统白酒常常与“商务宴请”“人情世故”“拼酒文化”等强绑定,给年轻人带来饮用压力。而草本白酒通过打造场景消费,实现了从“伤身拼酒”到“微醺养生”的新叙事,其借助“草本”“植物”“天然”等概念,为产品注入健康标签,迎合了当下年轻人“朋克养生”(熬最深的夜,泡最贵的枸杞)的潮流。

图片来源:古井贡酒草本白酒微信公众号
草本白酒讲述了一个“喝得舒服,减少负担”的新故事,它适合独酌小憩、朋友小聚、露营野餐等轻松、悦己的社交场景,成为个人情绪和生活方式的表达。如古井贡酒草本白酒打造出“健康呵护饮白酒”的新消费场景:商务宴请时的一杯草本白酒,既可缓解应酬压力,又能悄然补充元气;家庭聚会中的浅酌,既是情感纽带,也是滋养日常。
毛铺草本酒的定制短剧《我在90年代望父成龙》,是首部草本白酒轻喜剧,短剧通过穿越、“鸡爹”、逆袭走上人生巅峰、父子和解等,融合了多个短剧爆款元素,给观众提供了很多情绪价值。
毛铺草本酒产品恰到好处地植入到短剧中,整部剧的主场景设置在郝青松的“郝个大酒楼”,在这个小饭馆,父亲郝青松晚间小酌、父子举杯谈心、好友相聚等温馨动人的生活场景,也正是毛铺草本酒的饮用场景。

图片来源:《我在90年代望父成龙》视频截图
在年轻人的认知中,白酒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叙事显得厚重传统、固有守旧,是中老年人的专属酒饮。但融入不同草本种类及数量而产生不同风味的酒,显然与年轻人追求个性、前卫、时尚的消费需求更加接近。草本白酒重塑了文化与价值观的形象再造,实现了从“传统老派”到“国潮新锐”的转变。
从美观的角度看,很多草本白酒在包装设计上,更加注重年轻消费者的审美,从内到外极具现代感和东方美学,瓶身设计时尚简约,适合在不同场合及社交媒体上“打卡”分享。在重构品牌故事方面,几乎所有草本白酒都在传递着同样的诉求:健康养身、轻负担、全场景适配等,尊重年轻人“自然”和“自我”的情感需求等,重新塑造起了白酒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如何加快白酒消费的年轻化,一直是各大酒企探讨的方向和路径,在当前白酒对年轻消费尚无有效策略的情况下,草本白酒作为传统白酒的“产品再定位”,似乎正成为此困局的“破圈之道”,这从某种意义上开启了白酒与年轻消费者“双向奔赴”的新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