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开始推动“第一车间”建设,十多年来,汾酒已经建立了从汾阳到甘肃、从甘肃到新疆无比庞大的原粮生产种植基地。
从汾阳向西北而行,上溯5000多里,是“汾酒第一车间”在新疆奇台的大麦产区,在这儿, “汾酒大麦1号”正茁壮成长,以金黄的麦穗守护着汾酒卓越品质的秘密。
上溯5000里,酿酒大麦基地为何选在奇台?
从汾阳到奇台,中间远隔重山与朔漠,这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线,足足有5000里之遥,这曾是“丝绸之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旧路,也曾是闻名天下的晋商向西开拓的目标。
为何汾酒最新的大麦种植基地要选择在如此遥远的奇台?
小农经济时代,酿酒作坊秉承就近取材的原则,无论是酿酒用的主粮还是曲粮,均采自本土。
到了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先进的企业将采购线延伸至全国乃至全球,苛选品质最佳、最为适宜的原料。
2009年,汾酒打造了“第一车间”的概念,在行业率先将粮食基地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很显然,汾酒 “第一车间”的概念并非单纯的宣传IP,而是将质量控制体系前置于田间地头的实实在在的生产标准。
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汾酒将“第一车间”突破地理阻隔,以土壤检测、气候评定等诸多科学化指标的综合权衡,作为择定种植基地的唯一理由,并与位于杏花村的发酵、勾调等生产车间联动,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却又被“质量控制”这一抓手密切相连的“品质化生产体系”。
汾酒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把控原粮品质,制定了“测天下吉壤为我所种,汇天下好粮为我所用”的目标。
以此为标准,汾酒以北纬36度到45度的“黄金种植地理带”为基准,建设了适合高粱、大麦、豌豆种植生产的原粮基地,总规模达到140万亩以上,形成了“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的原粮基地种植管理模式,并千里种粮、运粮,构建起“种、酿、藏”全产业链绿色品质长城。
汾酒对“粮心”的坚守,经年累月,初心如磐。
对于清香型代表汾酒而言,大麦是制作优质大曲的主要原料,它可以提供良好的麦香味与清香味。在制曲过程中,大麦的酶系发达、淀粉含量适中,十分适合固态发酵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促进酒曲的发酵。
新疆奇台县,是中国著名的“麦乡”,此次汾酒“第一车间”选定新疆奇台县,正是用于汾酒制曲的专用大麦制种基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汾酒与奇台的合作,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双向奔赴。
奇台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耕作历史长达4000多年。据记载,奇台县自汉代以来就拥有享誉塞外的“北部粮仓”之美誉,当下,奇台坚持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全县有耕地220万亩,是国家认证的“大麦之乡”。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介绍道,奇台位于天山北麓,属中温带大陆性半荒漠干旱性气候,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的同时,光照又相当充沛,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全年约160天的无霜期,加上雪水的浇灌、肥沃的土壤······为麦类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仿佛为大麦量身定制,使其产量高、品质好,基于此,吸引汾酒千里奔赴。
大麦1号粮食芯片,打造全产业链的关键成果
由汾酒集团与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联合认证的汾酒大麦制种基地落脚于新疆奇台。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奇台综合试验站站长向莉介绍道,试验站主要开展一些大麦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科技服务和示范推广工作。而今年站点引进刚被定名为“汾酒大麦1号”的优质制曲专用品种,在奇台进行试种,田间表现非常好,即使经历了极端的大风大雨天气,表现也可圈可点,如今,这个优良品种正在奇台旱地大面积种植推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周安定表示,汾酒集团此次选定在新疆奇台县种植“汾酒大麦1号”,并以规模稳定的订单模式去收购,他们十分欢迎,认为此举是对大麦科研育种的有力支持,对全链条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何要培育专用大麦?郭刚刚指出,农业生产中,种子是“芯片”,良种能保障粮食生产效率,让单位面积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据悉,汾酒专用制曲大麦“汾酒大麦1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经过汾酒集团测试认定,联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在新疆奇台开展示范推广的专用新品种,不仅亩产高、抗逆性强,其核心指标更精准契合优质白酒酿造需求,为后续制曲糖化及发酵过程奠定了卓越的原料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汾酒大麦1号”直接以汾酒命名,在中国白酒行业,由企业为主体为其原料农作物种子进行标准化命名,并投入定向培育验证,实属罕见。
以“1号”命名,也让人有了更多想象空间——意味着后续汾酒将与科研单位合作,推出更多富有实验创新意味、有利于产业模式创新、有利于质量控制体系进化的原粮新品种。
“‘1号’,这既是企业与地方、与科研单位合作的一个起点,也揭示了汾酒或者说酒行业产业链发展的一种趋势,即企业不仅要成为终端产品标准的制定者,也要成为上游、事关产品品质的原料标准的制定者。”业内人士认为,在全行业都亟需寻找新发展路径的时候,汾酒这一上溯源头、深度参与甚至颠覆产业链标准、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做法,堪称一个极佳“样本”。
据了解,今年,“汾酒大麦1号”在新疆做过百亩以上生产实验,产量和感官品质都过关,汾酒与大麦的“品质约定”,已然交出初步答卷。
140万亩的原粮基地,国际化接轨的品质监控,汾酒正为行业镌刻一部鲜活的教科书:当所有企业沉心种好每一粒麦、酿好每一滴酒、把好每一道关,时间终将窖藏出超越周期的回报,这是汾酒品牌的成长密码,也如灯塔般照亮了中国白酒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锻造全球竞争实力的品质之路。未来,大国清香必将站上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让世界为中国品质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