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正文
白酒扎堆“低度化”,但低度化能解决3大痛点吗?
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2025-07-26 12:29 作者:杨孟涵

2025年,名酒企业纷纷投入“低度化”潮流,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等企业纷纷宣布在研或即将上市的“低度新品”,其中,泸州老窖更是将低度化推到了极致,其宣布在研16度、6度的白酒产品。

或许高度白酒的辛辣让新世代消费者望而生畏,这促成了白酒企业的集体转向。但是,将研发重点放置在低度化上,可以解决白酒消费场景缩减、社交功能弱化的痛点吗?能够解决年轻人对传统风味的叛逆吗?

●首先,当前白酒行业所面临的,是由经济环境改变而带来的消费场景缩减的问题。

对于白酒而言,宴饮场所是最为重要的消费场景之一,而如今,白酒销售正随着餐饮业的巨变而受到影响。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许多用酒场景出现大幅度的缩减或消失。

对于餐饮业来说,正在经历一场生死变局。高端餐饮门店大幅减少,中低端餐饮门店同样有着剧烈变动。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10日,上海在营的人均客单价在500元以上的餐饮店约有2700多家;到了2024年4月,人均客单价在500元以上的餐饮店数量减少了900多家;到了2024年7月21日,上海人均客单价500元以上餐饮店的减少的数量超过1400家,相当于减少了50%以上。

伴随着这些高端餐饮门店的缩减,高端名酒销售场景同步缩减,给高端名酒的销售业绩带来了巨大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餐饮各大赛道的人均消费出现下滑,餐饮消费愈加理性和谨慎。相伴而生的,则是白酒在餐饮场景中的销售受到直接冲击。

据了解,在相关“禁酒令”的影响下,公务宴饮大幅缩减,而商务宴饮,则同样由于地产、消费等行业的波动而动能不足,无法为白酒销售提供持续动力。

基于此,各大白酒企业正致力于融合文化生态而重构消费场景,譬如打造属于自身品牌的“酒馆”,强化饮酒的氛围感与文化属性,借助“国潮”文化来吸引消费者,为白酒销售提供更多支撑。

●其次,白酒功能的弱化,也导致了诸多问题。

传统消费场景中,白酒在人际交往、政商务宴饮中,有着很强的社交属性,如今,伴随着白酒消费代际断层,伴随着政商宴饮场景的减弱,伴随着新消费文化的冲击,白酒身上传统的社交属性正在不断弱化。

一方面,“酒场文化”就是“社交文化”——在传统的宴饮场合中,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敬酒文化是“酒场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传统等级秩序的重要表现,但是对新崛起的Z世代而言,他们将职场“酒局”上这种觥筹交错、礼敬上级的文化,等同于职场“PUA”,对这种文化产生反感。

再加上“禁酒令”等影响,这种依托白酒所产生的职场社交正在弱化。

另一方面,传统“婚宴”同样是用酒的重要场景,也是维系亲戚社交的重要场合,但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伴随着人口的下降和年轻人晚婚晚育之风的盛行,结婚数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相比2023年的768.0万对,减少了157.4万对,下降了约20.5%。

相比2013年全国结婚登记1346.9万对,目前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

这对于婚宴必备的白酒而言,可谓是受到了直接的影响,意味着其在婚宴这一单一销售场景上损失了一半以上的销售机会,再加上如今新婚宴对于标配白酒的弱化,对白酒销售构成了更严重的冲击。

●最后,年轻一代对老口味的叛逆,造成消费基础不足。

‌白酒消费的新老代际传承,受到了经济环境、消费倾向、政策环境、新世代文化观念等多面的影响,造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Z世代对白酒文化没有产生认同感、对白酒天然的辛辣口感产生叛逆,再叠加对“酒场文化”中“PUA”的反感,导致年轻一代对白酒渐行渐远。

业内人士认为,这也与如今消费市场上的多元化选择有关——在市场化初期,白酒消费占据绝对主流,而啤酒则适用于特定季节,与白酒之间没有形成相互竞争关系。

如今,在洋酒、低度化潮流酒饮等诸多新品类的冲击下,各种新口味、新风味横亘于前,Z世代受到的消费诱惑更多、选择更为多元,他们自然很难保持对白酒消费的“忠诚度”。

白酒业在面对这三大痛点的时候,仅仅以“降度”为创新,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吗?


编辑:尤明珂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