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多家头部白酒企业宣布将推出低度酒产品,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大量媒体的纷纷报道。
因为白酒的量价齐降,让市场和消费者感觉,白酒低度化是市场未来的一个方向,将来的白酒价格还会继续走低。
白酒产量和销量的下降,是一个老问题;白酒度数的下降,又好像是一个新问题。
其实,白酒降度,也就是低度白酒,不是一个新事物,从酒度的定义看,高度白酒一般指酒精度数在50度以上的白酒;中度白酒,是指酒精度数在40度至50度之间的白酒;低度白酒,通常指酒精度数在40度以下的白酒,常见的有38度、35度、32度等。
那么,到底是高度白酒好还是低度白酒好,未来的市场会有什么变化?这是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
从茅台酒来说,茅台酒的度数也经历了多次变化,曾经拥有55度、54度、53度、43度、39度、38度、33度等多个不同的度数,最终形成了现今市场上的53度和43度两种主流产品。
从五粮液来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曾推出过29度的低度酒产品,但于21世纪初停产。据相关媒体报道称,目前,五粮液的29度新品,已调制出三种不同口味的酒样,向行业投放小规模调研。如今将重新上市的29度新品拥有三款样本,要经过闻香、尝味、饮后体感等基础风味来测评。
从泸州老窖来说,6月27日,泸州老窖方面表示,已研发出了28度国窖1573,将适时投放市场,甚至还要研发16度、6度等度数更低的白酒产品。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度数与质量口感的关系不是正比,酒的度数高低并不能代表酒质好坏或风味优劣;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每个人能接受的度数和口感是不一样的,还是适者为王。
那到底是高度的酒好还是低度的酒好?很多消费者有一个普遍的观念,就是高度酒品质要好、价格要高;还有一个说法叫“降度降价”,度数降低了,价格也会下降,那这么多的名酒企业为什么还要推出低度酒?
站在产业发展角度看,建立在“低度化、利口化”基础上的低度白酒,正成为白酒产业发展的方向。6月18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指出,在“年轻人群代际迁移+消费主权觉醒”的背景下,消费需求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低度化、利口化”推动产品创新,差异化的特色香型、风味布局趋势明显。
年轻消费者注重的饮酒文化,不仅是度数高低、酒量多大,更是产品品质、价值认同、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所以说,名酒又推出低度白酒,不只是为了降价,更是为了降下高度白酒高端的身价,是为了拉近和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因为,不管是什么产品,未来是最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