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会展 > 正文
宋书玉:积极作为 稳中求进 | 中国酒类产业现状
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2022-07-15 09:27 作者:《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在7月14日召开的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以“积极作为 稳中求进”为关键词,代表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向大会做《中国酒类产业发展分析及趋势展望》的分析,从“产业现状、发现优势、面临问题、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和参会代表进行交流。

宋书玉理事长首先对产业在2021年的发展进行了总体性概括:2021年,“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盘点中国酒类产业,有喜有忧。白酒产业持续提升,再创佳绩。啤酒全线飘红,效益创新。葡萄酒全线压力持续,艰难前行,曙光在前。黄酒持续萎缩,突围仍在路上。其他酒有亮点,亦有困惑,机遇与挑战并存。发酵酒精重回艰辛之路。

过去的2021年和2022上半年,中国酒业实现了来之不易的成绩。2021年,全国酒业规上企业1761家,累计完成酿酒产量5407万千升,同比增长3.95%。实现销售收入8687亿元,同比增长14.35%;利润1949亿元,同比增长30.86%。今年1-5月,全国酿酒行业规上企业1741家,完成酿酒总产量2241万千升,同比下降1.35%。完成销售收入3991亿元,同比增长13.98%;实现利润827亿元,同比增长39.72%。今年由于受疫情深度影响,成绩的取得实属难能可贵。

宋书玉理事长强调,自2020年以来,在国内外疫情形势、经济走势复杂多变、消费放缓的背景下,中国酒业面临了多重挑战,产业战略转型与升级成为必然。此外,产业矛盾积累已经到达临界点,产能扩大、品类升温、渠道扩充、整合加剧,消费需求下行等等,矛盾释放不可避免。产业政策调整因素加剧,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影响预警响起。产业必须深刻思考,找准症结,适应变化,主动调整,化解矛盾,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现状

近三年来,大多数行业都受到疫情的影响,酒业也不例外,其中白酒产业抗冲击能力最强,经济指标依旧表现亮眼;啤酒产业虽然出现波动,但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葡萄酒、黄酒、其他酒类,酿造料酒、酒精产业压力比较大。总体而言,中国酒业已经进入新一轮产业调整阶段,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和消费结构均面临变革与调整。

白酒产业

白酒产业近几年在消费升级、品质升级的大背景下,在名酒引领下竞合发展理念越发彰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产业生态已经形成,呈现出产量、销量总体稳定、收入利润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

一是白酒产业继续呈现结构性繁荣。去年,白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33亿元,同比增长18.60%;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2.95%。产量占全国饮料酒总产量的16.62%,营业收入占74.66%,利润占87.31%。

二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716万千升,为2016年以来最低值,连续第五年下行。2016年规上企业数量1578家,2021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965家。

三是产能向优势产区集中明显。2021年白酒产量占行业比重超过1%的省市有17个,比2020年减少1个,其中有9个省市白酒产量占比较上年增加,8个省市下降。

四是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再提升。T8峰会企业产量占全国白酒总产量20.67%;营业收入占45.89%;利润占58.18%。白酒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凸显。

五是陈年白酒消费备受青睐。消费整体增速达60%,陈年白酒市场不断扩大。陈年白酒消费人群呈现出年轻化、低度化和女性化等趋势,未来青年市场将起到拉动市场增量的重要作用。

六是数字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从产品端到渠道端,再到消费端,数字化正在为白酒全产业链赋能,加速了白酒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七是白酒消费多元化特征明显。白酒消费特征正在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新营销场景、新服务体验、新文化表达盛行。

啤酒产业

啤酒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是2021年的主旋律,实现了产量、收入、利润三增长。消费市场推动的品质升级趋势成效显著,啤酒进入增长周期。总体看来,国内主要啤酒企业在应对市场冲击方面,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呈现出“量价齐升”的产业发展态势。产品结构化升级,利润稳步增长,迎来啤酒产业的“高端化”元年。啤酒终端需求呈现多元性变化,特别是家庭型消费和电商渠道都表现抢眼。

一是量价齐升成啤酒产业新亮点。持续攀升的市场份额正在助力产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二是国产啤酒国际影响力提升。2021年,国产啤酒出口量、价均在大幅度增长,这说明中国啤酒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与认可度越来越高。

三是啤酒高端化正式开启。中国啤酒产业在领军企业的引领下,竞争主线正从“销量为王”时代积极向“产品高端化”发展时代挺进,产业正式开启了高端化发展模式。

四是啤酒原料依赖进口。寻求酿造原料保障性供给,仍是中国啤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葡萄酒产业

葡萄酒产量收入持续下滑,利润微增,预示着整个产业已经触底,反弹之日可期。葡萄酒的国际化冲击是长期的,国际化竞争是永恒的。中国葡萄酒的种酿、中国葡萄酒的品质表达、文化表达、消费表达必须系统构建起来。全行业要不急不躁、齐心协力,强化种酿,提升科技,提升人才,创新文化,强化产区,彰显个性。讲好美酒故事,感动消费者。只要持之以恒,葡萄酒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一是中国葡萄酒迎来品牌时代。“中国葡萄酒”的IP化之路初见成效。中酒协提倡的“中国风土 世界品质”与葡萄酒领军企业提倡的“品过世界 更爱中国”赢得消费者一致认可,标志着中国葡萄酒成功进入品牌时代。

二是中国葡萄酒产区效应进一步放大。在各种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葡萄酒的产区概念、产区文化取得空前发展,葡萄酒产区效应进一步放大。

三是葡萄酒产业发展新方向显现。产业着重发力产品品质的提升和“随意葡萄酒”的新概念,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前行的新方向。

黄酒产业

黄酒产业到了摒弃门派,携手江湖的时代。文化厚重的黄酒,难道是技艺传承有失,难道是今日的消费者不爱,为什么今不如昔?黄酒人不能回避,必须回答。近年来,黄酒产业抱团聚合力、创新求突破,正在持续探索高质量前行之路与复兴之路,力求国粹黄酒焕发荣光。

一是黄酒产业全国化取得进展。目前,黄酒产业传统的区域性特征被逐渐打破,在全国化方面上取得一定进展。

二是黄酒产业价值稳步回归。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投入,年轻元素、时尚元素有机融入到古老黄酒当中,同时通过创新提升黄酒产品多样化。

三是黄酒产业聚焦策略初见成效。聚焦传播、聚焦产品、聚焦市场、聚焦品牌。通过聚焦策略,强化了消费者对黄酒的认知,为黄酒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是科技创新助推黄酒高质发展。通过技术攻关与科技创新,助推黄酒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露酒产业

2022年应该是露酒从其他酒中回归的时刻。露酒被“其他”了很多年,一时间迷失方向。新的饮料酒分类标准,为露酒奠定法理根基。露酒春天已到,应该沐浴阳光,茁壮成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们可喜的看到露酒龙头企业,枕戈待旦,正以新的风采展现露酒芳华。

露酒领军企业通过科创研发,开启了露酒高端产品之路。打造露酒新高地,树立露酒新标杆的品牌提升新实践,拉高了露酒的价位,增宽了露酒的价格带。

一是市场认知度不高。露酒作为饮料酒中的一个重要品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现在市场上对于露酒的认知度不高,亟待提升。

二是人才短缺。露酒酿酒技术涵盖范围广,个性化特征强,对专业技术要求更高。目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匮乏。亟待改善。

三是品质表达不清晰。过往露酒机理研究和饮酒健康研究是露酒行业发展两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未来在风味与健康双导向指引下。提升露酒风味应该是首要选择。露酒需要构建品质、文化和消费特有的表达方式。

四是露酒品类开发潜力巨大。传统露酒种类丰富,但一直没有被品类化开发,缺乏领军的品类品牌。但露酒作为以白酒、黄酒为基础再加工的酒类,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能够装下巨大的市场。

果酒、配制酒、调香白酒、其他蒸馏酒

果酒,配制酒,调香白酒,其他蒸馏酒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创新品质,丰富产品。紧紧抓住新的需求,创意表达,时而闪耀亮点。随着市场多样化需求增强,这类产品不乏表现机会。目前果酒产品大多是区域性品牌,规模偏小,没有真正的领军企业,严重阻碍了果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果酒的普及。

一是本无限却受限。这类酒原料丰富,没有明确限制,但发展受限。创新不够。

二是科创乏力。原地踏步,科技投入不够,严重制约了这些品类的持续发展。

三是产业标准亟需健全。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方面严重缺失,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标准体系,通过标准指引产业高效发展。

酿造料酒产业

酿造料酒始终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创新发展,引领味道变革,酿造料酒大有可为。酿造料酒非饮料酒,是料酒产品在消费升级阶段的产物,行业整体发展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一是“谷物酿造料酒”满足小康生活需求。

二是“谷物酿造料酒”消费稳健扩容。

三是“谷物酿造料酒”趋向集约化发展。尤其是江浙一带,以黄酒为主、酿造料酒为辅的小型企业,生存日益艰难,“谷物酿造料酒”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越来越明显。

国际蒸馏酒、利口酒产业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酒类市场,国际蒸馏酒当然非常关注中国酒类市场的变化。各个重要的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持续耕耘。在经历了一段下滑后,调整策略,积极开拓。威士忌、白兰地等重要烈酒品类也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国际威士忌重要品牌从进口到中国建厂布局都值得关注。

一是国际蒸馏酒、利口酒升温。在2021年国际蒸馏酒在中国市场开始升温,尤其是威士忌、白兰地倍受追捧。

二是利口酒成酒业布局新赛道。国内外酒类企业开始争抢布局这一领域,不少国外酒企到中国前来布局利口酒生产基地,以求在消费量巨大的中国市场赢得更好发展。

发酵酒精产业

发酵食用酒精,由于受政策及原料价格影响,国际市场影响的局面短时间难以改变。

一是酒精消费量增长明显。国内发酵酒精消费量达1035.69万吨,同比增长8.25%,消费量增长非常明显。

二是产业利润水平下降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酒精企业利润仅0.04亿元,同比下降99.73%。

三是不同原料酒精利润差异明显。玉米酒精全年处于亏损状态,木薯酒精盈利水平明显提高。

四是乙醇进口激增影响国内产业。2021年全年总进口量达81.55万千升,创5年来最高记录,是国内酒精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是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平稳。在燃料乙醇发展政策调整、新冠疫情、以及玉米原料价格缺口且价格高涨影响的情况下,燃料乙醇实现产销增长,超过预期。

编辑:徐慧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