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收藏 > 正文
“浓妆”春盛飘桂香
来源:《华夏酒报》  2021-02-24 09:27 作者:王海

人生走过50年,遇到过大大小小的事情数不胜数,但是能够让我记在心里难以忘却的真的没有几件。而对我姥姥的事,却记得相当清楚。

2019年元月10号,在连云港灌南农耕文化博物馆,看到一个精致提盒,让我想起幼时姥姥家几乎一模一样的提盒。姥姥出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姥爷于20世纪黄埔军校16期毕业后,一直在外从军,家里只剩姥姥和我母亲两人。后来,我母亲参加工作,姥姥一直跟我家生活。每到清明时节,姥姥都要回老家住几天。每次回去,姥姥总是先把放在屋角的提盒拿出来,仔仔细细地里里外外擦洗干净,提盒不大也不小,长方形,木制的三层,绛紫色,颇具气派。记忆中姥姥讲这是姥爷娶她时用的礼盒,也是姥姥一生唯一惦记姥爷的念想。

上大学后,特别是爱上收藏后,才对提盒慢慢熟悉了解,古人为提盒起了个异常曼妙、富有诗意的名字“春盛”。春盛,顾名思义:春,一年的第一季,农历正月至三月。盛,把东西放进去,引申为:盛器。“春盛”的“盛”的写法其实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加个“盛”字,现在常用的汉字字典已经查不到这个字,幸运的是在汉典字典中还能见到它的踪迹。

明代沉榜的《宛署杂记·经费下》记载:“计赁银盘盏十六副……春盛十六架。”指出游时用以盛放食品的一种盛器。元朝郑廷玉所编的杂剧《宋上皇御断金凤钗》里的道白:“相公要郊外踏青赏玩,我春盛都准备了。”这里的春盛指春游时携带的食品。“时遇春天,万花绽拆,绿杨如烟,郊外踏青赏玩,春盛担子都出去了。”一根扁担两端各挑一个多层套盒,由仆人挑到城外,这种套盒也是指“春盛”。

对古人来说,春盛是一年中必然会用到的器皿,于是,能工巧匠们刻意将这种多层套盒设计得结构精巧,牢固而好用,便于出行和就餐。在“文革”期间,“春盛”被视为“四旧”加以批判,几乎销声匿迹,在社会上能存在的,也成了馆藏文物。

近几年,潮汕人越来越重视回归传统,讲究传统礼俗,由于竹编“春盛”透气、精致,又具备防潮、防虫蛀、环保等优点,用这种竹制品,又有“竹报平安”的寓意,竹编礼篮“春盛”得以重新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2019年,正值广东九江双蒸酒博物馆建馆10周年之际,由醉岭南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九江双蒸博物馆馆长邓毅华策划监制,由汕头藏友杨育仕特设计制作的10瓶“春盛”酒版,酒精度为52%vol,净含量为50ml,放在馆里,以此纪念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饰物、正在消失的“风景”春盛。

春盛酒版按通常三层笼屉来制作,正常春盛看似简单,但其陶瓷设计制作可是大难题,在注重艺术性和装饰性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外观造型必须与实物器型一致。瓶身做成三层圆形竹节型,竹节型表示三层笼屉,工艺要求既要保证瓶底、瓶顶宽度相同,又要保证上一单元笼屉正好嵌入下一单元笼屉。整瓶难度最大的就是提把的强度和弧度,器型既要像,又要不能有什么瑕疵,在制作竹节春盛过程中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稍微处理不当便会出现歪斜、卷曲、易倒等情况,而且在烧制过程中火候也要把握得当,不然也很容易变形而报废。整个过程制作难度很大,因此无法批量生产,所以“春盛”酒版成型率特别低,更显珍贵。瓶内灌装的是广东九江双蒸酒厂有限公司九江双蒸技艺第16代传承人、国家白酒评委、南海大城工匠崔汉彬所酿制的“崔心酿”桂花酒。

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里记载:“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圭。”“桂”名便由此而来,可见桂花与众不同。桂花泡酒,既可以选择干桂花,也可以选择鲜桂花,桂花酒的制作方法也不复杂,把桂花从树上采摘下来之后,先把其中的杂质用水清洗一遍,摊放在阴凉通风处,把桂花阴干一天,然后放入到一个容器里面,一般是一层桂花一层冰糖,冰糖的多少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当容器快要满的时候,就倒入米酒,白酒的量以没过桂花为宜。之后把容器密封保存在阴凉处就可以了,自然发酵3个月以后就可以饮用了。酿好的桂花酒色泽金黄,芬芳馥郁,开瓶即溢出一股桂花清香,入口甘洌清爽,甘甜醇绵,香气淡雅,花香留齿,沁人心脾。

如今,一代代人喜欢的口味在变化,酿酒技艺也在不断创新。广东九江双蒸酒厂有限公司出品的桂花酒,就有别于传统的人工浸制。特别是该纪念酒版盛装的“崔心酿”桂花酒,选用象牙香粘米和清晨采摘下来的新鲜桂花为原料,且酿酒的桂花最好不要清洗,只需要筛去桂花中的细小杂质,并用手捡出较大杂质就可以了,再通过技艺除去桂花的苦涩,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桂花的香味。依托中国米酒研究院,加上传承了200年的酒曲,在酿造时集日本清酒工艺、米香型白酒工艺、九江双蒸传统技艺之精华,经历低温慢酿60天以上方成。最终的“崔心酿”桂花酒要达到这个境界:米研深透,醇出层次。使酒的色泽更为纯净,酒质清澈透亮,口感醇和爽净,有桂花的芳香。

无论是盛装桂花酒的酒器“春盛”,还是瓶中所盛装的“崔心酿”,都是岭南大地传统文化的结合产物。

(作者系酒文化研究学者,高级工程师,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常务副主席,江苏省酒器文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九州华棠酒器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