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啤酒,青岛之魂
来源:《华夏酒报》  2020-09-09 10:05 作者:王晓迪

“来一杯啤酒。”如果是在夏天,这句话放在哪个城市都正常不过。但如果是在冬天,你猜,这个对话发生在哪儿?

靠着暖炉哈啤酒

2018年11月,因为出差我第一次来到青岛,对这里的酒文化充满着好奇。从小到大,不管是在大城市的超市,还是小乡镇的便利店,随处可见青岛啤酒。一到青岛便碰到一个爱喝啤酒的出租车师傅。一路上,师傅不停讲到青岛人有多爱喝啤酒。

啤酒,是渗入青岛人血脉中的一部分。夏天喝,冬天喝,中午喝,晚上还会喝。更令人惊奇的是,在青岛,大家会用塑料袋去装啤酒。你可以边走边喝,还可以拿着回到家里,挂在门把手上,喝的时候就取一部分。不过这些都是鲜啤,需要当天就饮用完。我其实并不是一个爱喝酒的人,但师傅的“安利”,让我忍不住想要尝一尝这里的啤酒。

第二天工作结束之后,已经晚上9点多,饥肠辘辘,想要找一个地方大口吃肉,补充能量。听从酒店前台的指引,来到了一条全是餐馆的小道。道路的名字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很多餐馆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多数餐馆的面积都不大,且路灯也并不明亮,但夜幕之下,这座城市的烟火气,让人感受到冬天里的踏实以及陌生城市也能带来的归属感。

冬天的晚上9点吃饭,实在是有点儿晚了,但随意推开一个烧烤店的门,几个操着当地口音的中年人,围着圆桌,吃着烧烤,喝着啤酒,添暖的炉子在他们桌边。在我这个南方人看来,有点格格不入。还有两三桌,都是三三两两地坐着,但每一桌都放着啤酒。

围着火炉,吃着烧烤,在冬天喝啤酒,这种景象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别人跟我提起,我大约会觉得有夸张的成分在。点了最喜欢的羊肉串、鸡爪、韭菜,还有烤茄子,学着当地人,跟老板要了一杯原浆。

烧烤出乎意料地好吃,十分入味但却不浓烈。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都喜欢寻觅隐藏在街头小巷的餐馆,这才是一个城市最本色的味道。

一口原浆入肚,醇厚、清香在口腔中久久不散,余味悠长,确确实实比起曾经喝过的啤酒多了更丰富的风味,也更容易入口。尽管原浆酒液浑浊,但更接近原本的模样。

第一次的青岛之旅,匆匆忙忙,但这里的啤酒总是让人忍不住地想要再尝一口。

“孩子会打啤酒了”

再来,是夏天。

每年仲夏,青岛会举办一年一度的青岛啤酒节。只需花几十块钱,便能买到啤酒节的入场门票,而后,在场内分布着不同品牌的啤酒,还有各种小吃,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只要不停地吃吃吃和喝喝喝就行了。

青岛啤酒博物馆是这座城市必打卡的景点。青岛啤酒博物馆位于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内,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在展馆内,可以看到以前啤酒的生产设备,各个时期啤酒相关的广告、产品等,尽情体验啤酒文化。

早在1903年,青岛就有了啤酒厂。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了现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2008年,青岛啤酒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一则拍摄于1947年的青岛啤酒广告里提到,青岛啤酒用崂山泉水打造,大麦经过严格筛选和清洗再送到制酒铺,才有了醇厚、清澈的酒液,“青岛啤酒一杯在手,其味无穷”。

对于青岛人来说,充满生活乐趣的,是散啤。每天一早,啤酒厂就会把成罐成罐的鲜啤送到每个啤酒馆。别的城市都说“孩子会打酱油了”,而在青岛,应该改成“孩子会打啤酒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喝得起啤酒。大家凭粮证酒票买酒,过年一个证才能买四瓶啤酒。不过,散啤在那个时候不用两证,没有计划,因此老百姓都排着队到国营饭店去买。有的人拿着暖水瓶,有的人端个锅。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用塑料袋打酒开始流行,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啤酒装进塑料袋,也是青岛一大怪”。散啤是论斤卖,龙头一打开,啤酒就呼啦呼啦地流进啤酒袋中,对于老一辈青岛人来说,这无疑是最熟悉和动人的声音。每天下午下班后,大家会在小酒铺前排着队买酒。一个很小的卖酒铺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到40桶。冬天虽然少一点,但一天最少也得7、8桶,一年下来得有6000多个桶。

在酒馆里喝酒,一开始是用的罐头瓶子,一个正好装一斤,后来发展成了现在用的菠萝杯,有些365天风雨无阻的常客,还会在自己的杯子上留下记号。每天下午两点以后,老酒友就和上班一样陆陆续续地来到酒馆。20世纪90年代的啤酒屋少说也有几千家。在青岛,正宗的小酒馆只卖酒不卖菜。2000年以后,只卖啤酒开始变得不挣钱,出现了一些饭店的形式,但依然有一些酒馆保留着只卖酒的传统,尽管卖散酒一杯只有几毛钱的利润。

而在路边喝酒,青岛人还专门发明了一个词,叫作站碗,可见啤酒就流淌在青岛人的血液中。“哈啤酒,吃蛤蜊”是青岛人的口头禅。可见这两者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啤酒、海鲜,是夏天的标配。

“一座青岛城,半部近代史”,许多有名的大家,如康有为、老舍、沈从文、闻一多都曾在这座城市留下过痕迹。“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就是康有为对这里的评价。吹着海风、体验不同的人文之美,夏天来青岛便能满足你想要的一切。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