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运河鞠香
来源:《华夏酒报》  2020-06-03 10:10 作者:李国锋

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广泛流传于鲁西北运河流域的一项传统白酒古法酿造技艺。几千年来,该工艺历经代代能工巧匠的传承,虽经不断发展演变,但至今保留着90天(单轮)~270天(多轮)的超长发酵期等关键环节不变,遂成全国唯一。

历史觅香

该技艺的主要流传地区武城县,地处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东岸。

据相关文献记载,发源于商代的“秬鬯(juchang)”酒,就在武城一带酿造。“鬯”为中国古酒之一,商周甲骨文、金文及先秦传世文献所记甚多,对古代酿酒领域研究颇深的日本学者山崎百治称之为“中华神酒”。由于特殊的原料、工艺和用途,鬯在商代已区别于酒、酪、醴、醪等,而具备国酒雏形。

秬鬯在商代鬯酒的基础上,于西周建立之初就确立了独一无二的国酒地位。传世文献典籍如《诗经》、《尚书》及出土文物如国宝重器“毛公鼎”等均有明确记载。

20世纪80年代中叶,正当古贝春白酒香飘四海、蜚声华夏的时候,酒厂厂长张子文接到聊城地区博物馆一位文物管理员的来信,函称:该地区高唐县华家坞村解放初曾出土过一个酒坛,上书“东阳好酒”四个字,武城在西汉时曾一度改置“东阳县”,隶属高唐州……。此事引起张子文的重视,很快组织工会主席戚万周、摄影师吕文华和做文字宣传工作的高步云,一行三人乘专车外出考察。他们根据来信中提供的线索,辗转济南,从山东省文展馆大厅内隔着玻璃看到了书有“东阳好酒”四个大字的大陶瓷酒坛。酒坛为陶瓷器,高50公分,小坛口,肚大腰圆,可容白酒45公斤,坛色为米黄地,所绘花纹为紫黑色,线条简捷、明快、流畅,围绕坛口“东阳好酒”四个大字,繁体行书,挺劲洒脱,神驰笔酣。

2007年,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峰发出倡议:建设古贝春酒文化馆。在搜集文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个“东阳好酒”酒坛,经鉴定为元代文物,目前被珍藏在古贝春酒文化馆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史的车轮从汉代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北周政权设立贝州,治所就在武城县。由于地理、经济、人文环境关系,贝州自设立之后,便成为南北商贾云集、冠盖往来、货物集散的通都大邑。以酿酒业为中心的商业活动日趋繁盛。“古贝春”三个字,寓意就是“古老的贝州又焕发了青春”。隋代大运河开通以后,贝州城凭借舟楫之利,为武城作为全国的市场打开了大门。

薪火相传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大运河的逐渐淤塞,其经济大动脉的作用也日渐被海运、铁路所替代,而延续了3000多年的运河两岸酿酒技艺,也因战乱频仍、经营不善逐渐凋敝,虽然生产的白酒仍然物美价廉,但是这一运河文化瑰宝面临失传的危险。

清末,运河岸边的武城县南屯村以酿酒业闻名,这里聚集着王、于、亢等好几家较大的酒作坊。当地人王汝昌(生于清末民初,卒年不详,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第一代传承人)自幼聪明好学,心怀大志,他在当地酒作坊学习几年酿酒后,想走出小村去闯一闯外面的世界,尤其是通过老人的讲述得知运河两岸酒作坊林立,那醇香甘洌的酒香,神秘繁琐的酿造工艺,令他心驰神往。

大约在民国初年,离家7年的王汝昌思乡心切,决定返回家乡。回家后,当地的几家酒作坊都争着邀请他,经过衡量,他最后选择了其近亲于宝星的于家酒坊。几年后,于家酒作坊就因酿酒质量上乘,逐渐成为当地最大的酒作坊。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于宝星为“酒把式”的于家酒作坊已闻名于当地,并成为最大的酒作坊。于氏传人于宝星(1899年~1983年)尽得王汝昌真传,遂成为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第二代传人。

1952年,武城县政府将当地于、王、亢等几家酒作坊整合发展,在清光绪至民国年间古井、古窖池的基础上,于运河岸边——今老城酒厂(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老城镇小屯村)处进行公私合营成立“国营武城酒厂”。原于家酒坊“酒把式”马绍星(1929年~1992年)、柴文德、胡廷俊、何玉昌等十余人,一同纳入武城酒厂麾下。

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正式建厂后的武城酒厂因经营不善,身陷困境。1975年3月,酒厂迎来了改写她历史的张子文书记。他请回了迫于生计离开酒厂的马绍星,以马绍星为主组织科研攻关小组,融合罗酒和武城各大酒坊之所长,探索出一套五粮清蒸清烧生产工艺。1976年,该工艺生产的“武城大曲”“武城特曲”双双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978年,在“武城特曲”基础上研制生产的高档白酒“古贝春”酒诞生,并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汉民及弟子马雄设计了三角瓶型。自此,武城酒厂的产品系列均以“古贝”注册。“武城大曲”、“武城特曲”更名为“古贝大曲”、“古贝特曲”。

发扬光大

2012年1月,古贝春灌装车间创造了单日灌装量超1995年整月、单日销售额超1995年全年的惊人纪录。得知消息后,周晓峰欣慰地笑了,脑海中浮现起初掌古贝春帅旗时的艰辛与坎坷。

1996年初,武城县委决定任命周晓峰为古贝春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当时,由于受到国家限制性政策的影响和白酒行业白热化的竞争冲击,产品滞销、原料短缺、人心涣散、债台高筑。工人走了,要账的来了。上千名干部职工盯住这位年轻的“掌门人”,看他如何掌舵这艘大船驰入历史新的一页。“吃别人嚼过的馍馍不香。”周晓峰认为,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历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保护和利用这一文化瑰宝,是当代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公司不是简单地照猫画虎,而是在原有传统工艺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从原料选用、粉碎、制曲,到发酵、蒸馏、储存、勾兑严格把关,并在发酵期等关键环节保持原有工艺特色。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该工艺焕发了生机,生产的“五星级古贝春”填补了山东省无高档浓香型白酒的空白,一经上市就引爆市场,使古贝春扭亏为盈。

企业步入正轨以后,周晓峰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率先加大了低度浓香型白酒的研发力度。2005年春,在五粮液集团承办的“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中,古贝春酒脱颖而出,38度古贝春荣获第一名,52度古贝春荣获第二名!标志着古贝春在低度浓香型白酒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已经形成。当年底,古贝春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周晓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对品牌价值的放大作用之所以能够实现,关键在于有酒文化这个支点。通过深入调查挖掘,他得知位于公司发祥地的清朝光绪年间的老窖池及老厂的一眼古井和一棵柳树最有史料价值,于是立即投资安排工匠,加以整修、建栏和挂牌保护。如今,以这三处景点为亮点的武城酒厂文化基地(古贝春酒厂旧址)已成为古贝春工业旅游的一部分。2019年被列入武城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完整地保存古贝春的历史资料,2007年,在周晓峰的直接策划下,“古贝春酒文化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酒文化馆集中国酒文化和古贝春酒文化于一体,收集了中国古代大量酒文物和与酒相关的典故,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其中馆内收集了大量古贝春的早期照片、实物、字画,充分展示了古贝春的历史渊源、创业历程、生产工艺、典型人物等。

至2012年,公司经营范围涉及白酒、房地产、金融、热电、生物科技等领域,成为山东省白酒领军企业。周晓峰深知,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战略。为此,他启用马绍星的弟子董福新任生产管理部主任。不善言辞的董福新从小跟随马绍星学习酿酒技术,凭着刻苦好学,他熟练掌握了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精髓,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改良。目前,董福新已被正式指定为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代表,其代表群体还有周晓峰、赵殿臣、李宪增、房殿成、高学林、孙传仁等30余人。

科技助力促新生、夯实质量为发展、不惜重金育宝刀。周晓峰相信,做企业不像踢足球,没有中场休息。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他会与古贝春人一起,将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历久弥香!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