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初到4月中旬,《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等组成的“豫酒转型发展走基层新闻采访报道组”,东到河南永城,西到三门峡,北到新乡,南到信阳,历时两个月,行程3000多千米,走访了二十多家豫酒重点企业,所到每个企业,几乎都是董事长或总裁亲自接受采访,记者进车间、蹲班组、走市场,所见所闻,既兴奋,又担忧。
从本期开始,记者把采访中看到的、听到的,采访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分析,为豫酒振兴提供一些参考或启示。
全省共下一盘棋
“自从实施豫酒转型发展以来,仰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月11日,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建光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在河南各地采访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企业关注最多的是政府支持豫酒发展的政策举措;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豫酒振兴。豫酒不会忘记,2017年9月19日,河南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白酒转型发展大会,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陈润儿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面开启了豫酒转型发展的大幕。10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酒业转型发展2017-2020行动计划》,提出了包括实施企业重组、推进品牌塑造、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加快营销模式重建、大力开拓市场、发展原酒基地和原料基地、培养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园区、推动绿色发展等豫酒转型发展的十大任务;2018年5月,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18年豫酒发展成长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重点在产品质量提升、追溯体系建设和产品营销宣传等方面支持豫酒发展;8月2日,河南省首次公布了豫酒“五朵金花”“五朵银花”的企业名单,成为河南省培育豫酒发展的重点企业。8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陈润儿主持并召开全省白酒转型发展座谈会,第一次提出了加快推进“企业重组、品牌重塑”的战略决策。
与此同时,河南省工信、商务、市场监管、财政、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出台激励政策,重点酒企所在的洛阳、南阳、平顶山、驻马店等省辖市,以及鹿邑、渑池、社旗等重点产酒县成立了高规格的酒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制定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破瓶颈、解难题;行业协会、主流媒体策划举办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介豫酒,全力营造“河南人喝河南酒,豫商卖豫酒”的社会氛围;重点酒企谋势而动、自我加压。
《华夏酒报》记者在河南的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豫酒,政府支持,职能部门配合,企业乘势发力,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的振兴合力。
政商舞台的豫酒身影
“豫酒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年赊店老酒参加了‘中华老字号 故宫过大年’活动,有力地提升了赊店老酒的美誉度。”2月22日,《华夏酒报》记者采访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时,他仍激动不已,和李刚同样高兴的还有冷谷红葡萄酒董事长耿红伟等,通过豫酒企业参加全国重要的政商务活动,有力地拉升了豫酒的影响力,进一步增添了豫酒的文化自信、品质自信、市场自信和品牌自信。
2018年4月13日,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携手让河南出彩”为主题的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南楼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并讲话,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致辞,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陈润儿进行推介,以酒祖杜康、仰韶、天明民权葡萄酒为主的河南代表性品牌,成为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会的主角。
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告诉记者,豫酒转型发展这两年,更多的河南政商务活动看到了豫酒的身影,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及国内外重要的展会上,让国内外嘉宾品尝到了豫酒的味道。
熊玉亮说,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度,豫酒企业先后举办各种活动三百多(场)次,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了政府对豫酒支持的决心,重新认识了豫酒,更坚定了豫酒振兴的信心。
舆论氛围渐浓
“豫酒知名度越来越大,许多外省的朋友都向我们要豫酒。”3月20日,《华夏酒报》记者应邀参加了豫酒企业在成都举办的“豫酒振兴,出彩河南——河南名酒推介会”,四川的一位媒体同仁告诉《华夏酒报》记者。
他说,每次来河南,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高铁,一进入河南地界,看到最多的是豫酒广告;进入写字楼、家属区,看到最多的,还是豫酒宣传。
记者了解到,河南当地的众多媒体开辟了豫酒振兴的专栏、专版和专题,加大力度提高豫酒美誉度和影响力,一些央媒也加入到对豫酒振兴舆论宣传中。
正如河南省白酒业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刘伟讲的那样,豫酒宣传推介工作实现了根本性突破,实现了“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信息,高速、地铁、高铁有宣传”。
春节期间,《华夏酒报》记者在河南各地采访,看到的豫酒曝光率最高。记者获悉,2018年,河南省还专门抽出资金,鼓励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品牌宣传的豫酒企业。
河南省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满仓说,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豫酒振兴效果初显,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热爱豫酒的形势非常喜人。据统计,2018年,豫酒“五朵金花”“五朵银花”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28%,缴纳税金同比增长29.5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如此,豫酒和我国白酒一二线酒企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豫酒至今还没有一个20亿元的企业,豫酒发展的症结究竟是什么?敬请关注本报《“豫酒转型发展走基层新闻采访”新闻综述之二》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