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华夏名茶 > 华夏茶事 > 正文
解读云茶千亿布局
来源:《华夏酒报》  2018-12-19 16:12 作者:夏靖尧



 

云茶产业是云南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重点产业。为加快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2018年11月16日,云南省公开发布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到2022年,实现全省茶园全部绿色化,有机茶园面积全国第一,茶叶绿色加工达到一流水平,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

茶叶是云南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具潜力的绿色食品产业,而面对目前全球茶叶市场出现的供给过剩,云南茶产业将如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家名茶周刊》记者通过梳理发现,本次云南千亿布局,《意见》共计十条,首条即是严格保护古茶树资源。

严格保护古茶树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第一条是“严格保护古茶树资源”,责任单位为云南省农业厅、林业厅、法制办和有关州市人民政府。这意味着农业厅将承担起保护古茶树的“牵头责任”,一起研究制定《云南古茶树保护及开发利用条例》。

古茶树保护从资源普查、划定古茶园(山)保护区域、严禁对古茶树移栽过度采摘、减少对古茶园(山)的开发等人为破坏等方面入手,保护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独特性。

云南省将深入开展古茶树资源普查,全面摸清资源分布情况,建立古茶树资源档案库。以集中连片古茶树为核心,结合地理气候、立地条件、产品特性、历史传统等因素划定古茶园(山)保护区域。保护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独特性。保护古茶园(山)自然生态环境。规范保护区生产生活、产业开发等活动,减少对古茶园(山)的人为破坏。

茶园全部绿色化

这条意见的重点有二:一是茶园改造问题,二是农药使用问题。

改良低效茶园,通过土壤改良、良种推广、完善设施等措施,提升茶园绿色生产能力。淘汰不合格茶园,对土壤条件、生态环境等达不到绿色要求的茶园全部退出或改种其他作物。改进种植方式,全面推行科学配方施肥,严禁使用未在茶叶上取得登记的农药,大力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茶园绿色化生产。

依照茶园的地形地貌特点,在茶园周围营造防护林和绿色保护屏障,茶园内配植遮阴树、套种优良树种,构建茶园绿色复合生态系统。加大绿色实用技术培训,使专业合作社及茶农基本掌握绿色生产技术。到2022年,实现全省茶园全部绿色化。

持续扩大有机茶园规模

云茶声名在外的除了古树茶,就是有机茶。

可以期待的是,在绿色茶园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产地环境、生产条件、经营主体意愿等因素,合理确定有机茶园建设区域。

针对茶园立地条件存在问题,改良水、土等生产条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替代化学农药使用。鼓励扩大绿肥种植,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培肥地力,替代化学肥料使用。规范除草、灌溉、施肥、采摘、修剪等田间生产管理过程。

到2022年,全省有机茶园基地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其中,现代茶园120万亩、古茶山(园)30万亩。

茶叶初制所全面规范化

云茶的制茶工艺特别是初制工艺,因工序简单,准入门槛低,因而良莠不齐。

此次将制定《云南省茶叶初制所建设规范》,规范茶叶初制所环境卫生、加工工艺、操作规程、采收管理、购销行为等,确保初制产品质量。

爱喝普洱茶的人们,今后再喝普洱时,品质将因此大幅提升。

茶叶初制所将配备快速检测设备,把好鲜叶原料质量安全的准入关。推进茶叶初制所制定产地初制产品标识,赋标销售,标明毛茶的鲜叶来源、加工工艺、品质特征等,并对生产销售的初制产品负责。到2019年底,全省茶叶初制所达到规范标准。

提升精深加工水平

规范普洱茶产品标准化生产工艺,大力促进名优滇红、滇绿茶生产工艺创新和技术推广,鼓励多茶类产品开发及茶树资源综合利用,提升云茶精制能力。鼓励企业开展新工艺、新产品、新包装等标准化技术研究。加大快销品、“花果”普洱茶、小包装等产品加工比重,扩大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加强茶饮料、茶膏、速溶茶、茶籽油等产品的研发,严格按照进仓检验、出仓检验、全程智能化监控、每年抽样检测等程序,做到环境可控、年份可控、质量可控和产品追溯可控。到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

打造绿色云茶品牌

引导支持各地依据古茶树资源保护区、现代茶园分布所形成的特定地域、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综合要素,积极申报、创建地理标志产品。鼓励茶叶初加工企业根据收购鲜叶产地、独特生产工艺、产品特征等形成初制茶品牌。

鼓励支持茶企到国内外举办展会、推介会,开展普洱茶文化知识巡讲,加大媒体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到2022年,全省创建茶叶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0个以上,重点打造区域品牌20个、企业品牌10个,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3个公用品牌。

严格产品质量管控

以建立普洱茶标准体系为重点,对列入国家标准系列的予以适当支持。

建立完善茶叶主产州、市、县、区质量监管体系,开展风险检测评价,每年抽检1000个以上茶样,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全覆盖。

加大云茶产地、加工、流通、销售全过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云茶标识”推广与应用,实行产品源头赋码、标识销售,产品有检测、过程可追溯,提高消费者对云茶产品的信赖度。

到2019年底,全省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建立二维码标识,实现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

加强重大科技攻关

依托国家大叶种资源圃的育种资源,加大普洱茶专用型、抗病性、抗逆性新品种选育。积极构建茶叶种质资源大数据中心,加大普洱茶益生菌发酵机理深度研究,开展普洱茶功能性成分特种功效指向研究,增强普洱茶基础理论的支撑能力。

依托国家、省级茶产业技术体系及试验站,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支持科研院校和茶叶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加大普洱茶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应用。

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中国普洱茶中心建设,体现“展示、交易、仓储、体验、科研、旅游”6大功能,打造世界一流普洱茶博物馆。引导茶企在茶区建设茶体验场、茶产品展示购物店、茶文化吧等,传播普洱茶文化。

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及一批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3个茶产业三产融合示范区,为推进茶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促进茶产业与医药、物流、大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茶产业与涉茶行业深度融合。到2022年,全省评选认定100个美丽茶乡村、秀美茶园,4条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茶产业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重点县30个,其中,100亿元重点县1个、50亿元~100亿元县2个。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支持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建设。采取“领证后补”的方式,对面积500亩以上,获得国内外具有认证资质的机构绿色认证、有机认证的茶园,省财政分别按照每亩100元、200元标准给予茶园经营主体一次性补助。

支持打造茶叶绿色品牌。对获得云南省“十大名茶”称号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基地面积500亩以上,获得国内外具有认证资质的机构认定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其认定费用由云南省财政全额承担。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云茶产业开发创新产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构建对云茶产业复合型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快云茶产业绿色发展。

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