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12万亿级食品业“大船”转型在即
来源:《华夏酒报》  2018-10-31 10:21 作者:杨孟涵
时下,国内消费市场、国际贸易关系发生剧变,在这种格局下,食品产业该如何掉头转型?

10月26日,“新时代、新营销、新格局——2018中国品牌食品高峰论坛”在湘潭市顺利召开,论坛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主办,《华夏酒报·国家品牌食品周刊》/中国酒业新闻网、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共同承办,论坛着眼于在消费需求剧变、中西方贸易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为中国品牌食品的发展提供创新思维,指引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市场庞大,消费需求逐渐改变

“消费升级”、“消费降级”论调的相继出现,让部分企业对于前景产生担忧,但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是,中国依然拥有基数庞大的消费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食品行业总收入12.1万亿元,2013年仅仅是9.2万亿元,增幅惊人。即便在2018年间,有关消费降级的论调不绝于耳,食品行业依然保持了较高增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5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利润总额7015.6亿元,同比增长8.5%。

2017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4%、2.1%,这表明食品工业依然在国民经济之中占据重要地位。

保持较高增速与较大消费基数的同时,消费端也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原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表示,食品行业正从保障供给向个性化、功能化、时尚化方向发展,从满足生存型消费向满足健康型、享受型、多样化消费转变,同时食品行业竞争日趋同质化,迫切需要积极适应消费需求侧变化,加快创新升级。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也认为,消费端发生变化,必然提升对于产业链的要求。

在她看来,食品消费正处于升级阶段,中高端消费进一步增加,消费正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选择性的发展趋势,消费者从过去追求“吃饱”,转变为追求“吃好”,所谓的好,表现在更为注重绿色、环保、健康,注重消费者体验和消费场景的需求。

在消费选择上,进口产品大幅增加,形成了对国产食品的挤压之势。而在场景层面,以外卖快餐为代表的便捷化饮食消费,借助于电子化、互联网化的购买,成为重要表现。

需求侧的转变,一方面给予生产链以压力,另一方面,也成为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动力。在国内消费需求发生剧变的同时,食品产业未来也将面临着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

食品产业面临多重挑战

一方面,因新生代人口减少造成食品产业“用工荒”以及可能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摩擦造成的产业转移、资本市场波动等状况,也对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重要挑战。

20世纪90年代、2000年以后,我国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国内经济面临着用工荒和步入老龄化的双重困扰,在人力成本等方面,已经不及东南亚国家有优势。

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对于新生代人口减少表达了深切的担忧,他以80年代后新生人口大幅减少作为观察维度,来说明中国经济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用工成本的增加,过去那种依赖于廉价劳工和海量消费市场的增长驱动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必须转型,从数量驱动转变为质量驱动,走上一条以创新替代简单增量、以绿色替代高耗能、以高质量替代廉价的高效发展之路。

相关数据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呈递减趋势——1980年到1989年这10年,中国新生人口约为22880000人,1990到1999年的新生人口约为17400000人,2000年后约为12600000人。

新生代人口减少直接导致了用工荒,依据姚景源提供的数字,由于新生人口的减少,中国劳动力2017年比2016年减少370万。

在劳动力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国内食品产业已经失去制造成本优势。譬如越南甘蔗工人,日工资仅为70元/人,而柬埔寨人力成本大约为100美元/月,均大幅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国际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全球金融危机后,反自由贸易、逆全球化倾向泛起。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这给国内食品业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任兴洲表示,贸易摩擦、贸易战,对国内形成了高关税与汇率下降的双重影响,在关税提升的情况下,国内出口型食品企业面临着竞争力下降的危机。

多重影响下,已经达到12万亿级的食品业“大船”,到了必须转型求发展的关键时刻。

创新与塑造品牌仍为应对之道

在专家看来,国际贸易的压力、国内消费市场的改变,都将促使食品产业走上一条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唯有求新求变,才能屹立于不败之地。

姚景源认为,尽管今年以来,国内经济颇有波动,部分企业市值大幅缩水,但是观察中国经济走向,不能以一时一事为着眼点,而是要放长眼光,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目前就整体趋势而言,中国经济依然是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食品产业面临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形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上创新、绿色、高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食品工业的不二选择。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改革开放40年所积累起来的海量发展成果,也将是保障中国食品工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所在。

任兴洲分析,国际贸易争端也为国内食品工业转型带来动力,在进口关税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国内势必会扩大进口农产品、食品的采购范围,之前被国内食品产业所忽略的领域,将成为新的机遇。

张玉香强调了在经济新趋势下,大力发展品牌食品意义重大。她建议,发展品牌食品,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一要发展品牌农产品,二要优化品牌运行环境,三要提高品牌科技含量,四要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推动新时期品牌食品全面深入发展。

从小作坊时代走来的中国食品工业,尽管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存在“大而不强”、有影响力的品牌食品较少的现象。为此,与会专家提出,要将品牌建设贯穿食品业全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品牌体系,完善品牌发展机制,提升品牌营销能力,为发展品牌食品奠定坚实基础。

在诸多专家看来,品牌一端连着供给侧,一端连着需求侧,美好生活需要高品质、优品牌的支撑。发展品牌食品,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专家提出,未来应从国家层面建立“品牌认证、品牌扶持、品牌保护、品牌仲裁”等一系列机制和制度。同时,着重发挥好市场鼓励竞争、价格调节、主体优化的作用,实现产品优质优价,更好引导品牌产品生产;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寻找品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综合利用文字、图像、宣传片等制作精良的品牌文化产品,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展示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为发展品牌食品锦上添花,推动新时期品牌食品全面深入发展。

本次高峰论坛上,针对此前由“中国品牌食品论坛组委会”、“国家品牌食品周刊”发起,经广大消费者投票选评出的“2018最具社会责任国家品牌企业”“2018年度消费者喜爱的国家品牌食品”“2018年度国家品牌食品创新产品”“2018中国食品行业年度人物”,举行了颁奖仪式。此外,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与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也在本次高峰论坛上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为湖南省中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颁发了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证书。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