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青花汾+竹叶青,两张王牌打得赢“大考”么
来源:《华夏酒报》  2017-11-08 14:26 作者:刘保建
5月,汾酒连续对42度青花(20)与53度青花(20)的出厂价进行提价,对两款青花(30)产品进行升级提价。这一重磅提价,引来业内对汾酒的广泛关注。

6月,汾酒销售公司纪委出台《通知》,将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整饬市场作风,进一步规范市场,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公司形象。

7月,汾酒方面传来消息,公司规范了主导产品青花系列以及系列产品的开发,理顺了战略大单品市场价格。

9月,汾酒内部会议通过一项决定,公司旗下另一知名品牌“竹叶青”并入汾酒销售公司一体化运作,不再设置单独的销售体系。

每个月都有大事发生,事事都有所指,这就是2017年的汾酒公司。

依次看,首先,从产品入手,汾酒聚焦了青花汾酒核心单品,理顺价格让经销商挣钱,为市场业绩拓步。

其次,汾酒一记重拳打向市场不良之风,通过开展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维护汾酒市场秩序和保护经销商利益,焕发出了营销团队严谨而高效的作风。

接下来,汾酒停产了(青花)15年,对青花(20)、青花(30)实施控盘,同时推出青花(50)新品,成立青花汾事业部,悄然打响汾酒公司的高端之战。

最后是竹叶青。

作为汾酒的知名商标,竹叶青酒曾因定位模糊而发展缓慢,销售模式依赖白酒销售模式,权力集中于省市大区,导致数次错过发展机会。

今年春季糖酒会期间,一直不温不火的竹叶青迈开大步伐,推出新品“葛根竹叶青”,开创营销新模式。

现在竹叶青并入汾酒销售公司,此举把两大老名酒品牌的销售队伍、经销网络、运作模式等各个方面整合协调,为汾酒业绩增长添加了新动力。

其后,汾酒竹叶青酒混改率先提上日程,竹叶青将走“混改—剥离—上市”的路线。

种种变化,并非无因。这么高密度和强力度的举措,胜过以往汾酒3年,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为了改革,今年2月23日,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签署两份经营目标责任书,汾酒改革大幕开启,当然,这更多被视为汾酒的一次“大考”:汾酒集团2017、2018、2019年收入(酒类)增长目标分别为30%、30%和20%;三年利润(酒类)增长目标分别为25%、25%、25%。

破釜沉舟之下,汾酒一系列改革快速落地,市场增长进入“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山西汾酒实现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67.63%,实现营业收入34.21亿元,同比增长41.18%。

2017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山西汾酒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8.56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6亿元,同比增长79%,基本每股收益0.93元。

从曾经的一个青花汾“孤独生长”,到握有青花汾+竹叶青两张王牌一起打,汾酒公司的底气硬了很多。同时,也是在今年的改革之年,汾酒才得到青花汾系列聚焦,以及重新树立竹叶青优势发展地位。汾酒启动改革,改革也逼出了汾酒的潜力。

完成得怎么样?

据汾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表示,根据改革的目标以及进展,与国资委确定的三年目标任务预计将在两年内完成,“三年任务两年完”。

截至9月30日,汾酒集团已经基本完成了全年任务。

未来,“汾酒速度”有没有可持续性?也许汾酒会打出“第三张王牌”……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