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中国酒业开启“质量战略”
来源:《华夏酒报》  2017-03-23 10:53 作者:刘保建

中国正在打造“质量升级”战略。

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提及“工匠精神”。

这是“工匠精神”第二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工匠精神”被再次提及的背景是,“中国制造”在提速,在“全面提升质量水平”。

李克强在《报告》中说,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随后,“质量时代”通过各大媒体迅速传播开来。

《华夏酒报》记者发现,参加两会的生产企业代表对“质量时代”认同度高,从“速度时代”迈向“质量时代”,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前生产企业的转型要求。

酿酒工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一支,当前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以“工匠精神”打造“质量战略”,或许能够在行业调整期末胜出。在“质量升级”战略下,我们特意从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三个行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酒业两会代表,听他们讲述如何看待中国酒业“质量战略”。

“质量时代”很有启发

今世缘酒业是行业调整内做得较好的企业,不但实现资本上市,还在净利润方面表现惊艳。在苏酒板块,尽管洋河依旧如日中天,但今世缘已是不能忽略的一极。

2016年,今世缘酒业以“做强主业,创新转型”为主线,着力打造一个全新的业态品牌——今世缘喜庆家,重点开发和利用婚喜庆产品,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网络,取得了成功,使得其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3月5日中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周素明走出人民大会堂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周素明首先赞扬了《政府工作报告》,他认为,报告提到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释放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等,是很多企业代表关注的事情,讲的非常好。

“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对我们企业代表做好2017的工作增添了很大的信心。”周素明说,“今年今世缘提出来要以争创成全国质量奖为抓手,进一步促进市场更好更快地发展。”

周素明特别说到,《报告》中提出的“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养众多的中国工匠,让中国的品牌享誉全球,使中国的经济进入质量时代”。这些对今世缘今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启发。在国家力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今世缘2017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保持两位数增长。

树立“质量是根本”意识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裕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洪江带来了《完善〈酒类广告管理办法〉》的议案。

他认为,现行《酒类管理办法》中不允许企业把酒类产品当成促销品,不允许酒类企业把获得的奖励写在自己产品的说明上,不利于消费者对产品做出判断。

他还对国产酒及进口酒的“一降一升”给出看法。近几年,进口酒的增长速度高于国产酒,一方面是葡萄酒已非常多样化,另一方面是中国全球葡萄酒市场增长最快。

中国葡萄酒企业确实面临很大挑战。但从长期来看,国产酒还会增长,因为中国人均量还有很大潜力。周洪江说,“如果我们的品质、品牌、技术做得好的话,我想我们会赶上去的”。

张裕目前具备和进口酒竞争的实力。在周洪江看来,应对挑战要顺势而为。在洋葡萄酒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形势下,本土品牌要生存发展,就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从各个企业自己的实力和特点来进行定位。

“大企业要研究大企业的做法,小酒庄要研究小酒庄的特点,来给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产品。对张裕来讲,就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调整对市场的供给。”周洪江说。

周洪江认为,中国葡萄酒想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就要弘扬“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做好主业,不走捷径;厚植工匠文化,全体员工要树立“质量是根本”的意识,兢兢业业、专心致志做好产品。

张裕虽然是行业的排头兵,但在他看来,“一花独放不是春”,需要整个行业携手发展,从西部的新疆、宁夏,到东部沿海的烟台,不同的葡萄产区酿出各具特色的葡萄酒,共同做大中国葡萄酒。

“质量”是开出的精准药方

作为中国民族啤酒工业代表,青岛啤酒一直是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对《华夏酒报》记者说道,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开出了精准的 “质量”药方,指明了明确的转型方向,“质量”二字重过千钧,从中也感受到了中国经济 “质”存高远。

今年两会上,孙明波代表提交了《关于系统联动、多措并举,传承创新中华老字号的建议》。其核心内容就是,在质量升级时代,老字号要传承品质文化,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另一方面要与时代结合,在传承中创新,通过高品质、特色化打造国货精品,加快品牌建设和“走出去”步伐,力拓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在孙明波看来,百余年来,青岛啤酒以虔诚的工匠精神,视质量为生命。质量是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而品牌竞争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

在中国“质量战略”的积极助推下,中国也涌现出了包括青岛啤酒在内的一批国际化品牌,成为高品质中国制造的代言者,用中国品牌为中国代言。

海外市场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还得靠高品质。

凭借一贯的高品质,青岛啤酒目前在海外树立了“高品质、高价格、高可见度”的品牌形象,已远销世界94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在国际舞台上彰显高品质、品牌自信,文化自信,以高端品牌引领消费升级。

“未来,随着中国品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将更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以工匠精神打造国货精品,提升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孙明波说。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