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葡萄酒 > 正文
BRWSC“重走丝绸之路”漫步河西走廊
来源:《华夏酒报》  2016-08-03 15:25 作者:刘保建

7月17日~20日,由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组委会主办,北京市房山区葡萄种植及葡萄酒产业促进中心和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承办的2016“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英文简称BRWSC)系列活动之“重走丝绸之路”第二阶段甘肃篇,走进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和敦煌。

在这两个著名的“丝路”城市,著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和张春娅领队的“重走丝绸之路”团队,分别走进甘肃紫轩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敦煌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从7月10日开始,“重走丝绸之路”甘肃篇从省会兰州出发,自东向西共走过武威(包括民勤)、张掖(包括山丹、高台)、嘉峪关和酒泉(敦煌)等重要河西走廊产区7个节点城市,行程2300余公里,前后走访甘肃省10家重点葡萄酒企业(甘肃全省共有12家),探秘河西走廊产区,传播“一带一路”大赛精神。

在这场重走丝路之行中,著名葡萄酒专家、国家一级品酒师、酿酒师张春娅提出,甘肃产区的葡萄酒有一股难得的“松针”气息,这是行业内首次提及此概念。而郭松泉则重点关注产业发展现状,对甘肃产区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有了一个欣喜的发现:甘肃葡萄酒企业在追求产业规模、嫁接苗和机械化设备推广上较为前瞻,这或许是国产酒的发展前途。

前瞻性思考和理性发展

紫轩酒业位于古丝绸之路中西部结合处、万里长城西端的嘉峪关市,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紫轩酒业于2005年建设,总体建设规模规划为年产葡萄酒5万吨,计划分三期建设。目前,年产1万吨葡萄酒的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

紫轩酒业目前拥有干型葡萄酒、冰酒、利口酒、葡萄烈酒(白兰地)等四大系列八十多个品种,其中梅尔诺、赤霞珠系列干红葡萄酒是企业的核心产品和优势产品,冰酒、利口酒、葡萄烈酒是企业的特色产品。紫轩通过39.6°的纬度、充足光照、冰川雪水、干燥气候、昼夜温差大、砂砾土壤等,树立独树一帜的产品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紫轩酒业集葡萄酒酿造、销售和工业旅游于一体。公司拥有占地面积13700平方米的紫轩1号地下酒窖,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葡萄酒酒窖,葡萄种植基地5万亩,蔚为壮观。

近几年,紫轩酒业在技术上进步很大,为克服当地冬天气温低的葡萄园防寒难题,紫轩酒业总工张竹林表示,公司采用了抗冻性嫁接苗,通过机械化推进,大大提升了酿酒葡萄的产量。

此外,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研究葡萄改良,与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合作研究葡萄酒生产工艺,公司采用的膜下滴灌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管理,解决戈壁滩水源灌溉等问题。

在紫轩酒业座谈会上,郭松泉走访和参观紫轩酒业后发现,甘肃产区在本轮产业调整中比较理性,没有采取急功近利的发展路子,而是结合当地气候、地理和人文优势,打造属于产区的“液体经济”。

郭松泉认为,当地政府在规划中以发展大企业和规模企业为主,产业结构合理。其次是各小产区特色鲜明,一路走来,武威、民勤、张掖、高台、嘉峪关和敦煌都在保持共性的同时留有个性,且差异化明显。在具体的种植和酿造过程中,甘肃产区葡萄酒企业重视较为前沿的科学技术、嫁接苗提高品种产量、机械化和标准化种植酿造节省人力、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工艺水平等,这是甘肃葡萄酒产区的本地特色,产品也具有相应的竞争优势,这也预示着将来发展的基调。

“松针”气息呼之欲出

7月18日,“重走丝绸之路”走进地处河西走廊最西段、曾因古丝绸之路而繁华的敦煌,探秘甘肃段的第10家葡萄酒企业——敦煌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集葡萄种植、加工、销售、旅游、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据敦煌葡萄酒业公司董事长钟学军介绍,公司原为敦煌阳关葡萄酒厂,1985年建厂,初建规模为100千升/年。近几年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已初具500千升/年的生产能力,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为了实现酿酒葡萄有机种植,钟学军养了几千只羊,同时还投资数千万兴建水库方便适时灌溉。

甘肃地形狭长,气候复杂,各个葡萄酒小产区的气候相差较大,酒泉(敦煌)、嘉峪关等地区和武威地区就差别很大,前两地比武威更干旱,特别是敦煌地处新疆、甘肃和青海的三地交界处,其气候导致敦煌葡萄酒的产品表现更接近新疆产区的表现。

敦煌酒业总经理何宏权表示,敦煌气候比较有特点。它介于民勤(武威)和吐鲁番、哈密之间,无霜期长,积温比较高,除了2015年10月份的晚霜波及,其他时候的早霜不会影响敦煌的酿酒葡萄质量。说与新疆产区相同又有不同,比如说8月上旬是新疆温度最高的时候,但敦煌是7月最高,8月底下降得厉害,所以敦煌的葡萄酒没有焦糊味道,香气细腻。张春娅在敦煌葡萄酒业品鉴了5款葡萄酒,她也提及,这里干红葡萄酒的成熟度要优于其他产区,产品表现更接近新疆的酒。

值得注意的是,历来不少人在品鉴甘肃产区葡萄酒时都提出有一股“坚果”味,但并未获得行业认同。而张春娅在此次走访中通过大量品鉴和前后各小产区对比发现:更准确地说,这是一股“松针”的气味,类似于一种太阳直晒青草后的味道,而这也是这一产区特色重要的体现。

对于这种诱人的“松针”气息,张春娅认为,其更多是因为产区的冷凉气候导致,尤其是在张掖(紫轩酒业)和武威(莫高酒庄)体现最为明显,而这两地属于冷凉型的干旱荒漠、半荒漠区,酸度较高,单宁平衡,植物性香气比较突出。

张春娅同时提出,甘肃产区的冷凉气候,也适宜对酸度要求较高的白葡萄酒的生产,而现在产区内白葡萄酒的比例不多。她思考这可能是受市场对白葡萄酒的理解限制,未来不排除会有大发展,她非常看好和期待甘肃产区的白葡萄酒甚至冰酒的表现。此外,甘肃产区的葡萄酒与当地饮食结构匹配,这应该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地域特点及风格。

由2016“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组委会特意举办的“重走丝绸之路”活动,第二阶段甘肃篇于7月20日正式结束,请关注接下来7月28日继续进行的新疆篇。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