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酒报》记者在新浪微博中搜索发现,白酒、黄酒等传统酒种企业参与微博的积极性不高,不管是粉丝数量,还是反应微博活跃程度的“转发”和“评论”都不高 ;而啤酒、葡萄酒、国外品牌等企业的微博则聚集了大量的粉丝,踊跃转发和评论,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
韩毅认为:“主要是产品不同导致的消费群体不同。”
百度指数的统计表(见表1)显示,在网络上关注微博的人群绝大部分为“教育/学生”,年龄分布在20—29岁。
“白酒消费者年龄相对偏大,也不是微博的主力军。因此,白酒企业微博不活跃也是可以理解的。”韩毅说。
表1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微博庞大的用户量,犹如大海般深不可测,没有边际。再大的“金矿”,不知道含金量高的矿层在哪里,也是问题;而在微博的用户中,较多的年轻人则是“高含金量”矿层,可做深入挖掘。
《华夏酒报》记者在新浪微博上发现,署名为“百威啤酒”的微博开展年轻人喜欢和乐于参与的 “#百威音乐汇#”“#百威麦霸英雄汇#”“#爱的代驾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提倡“理性饮酒”和反对“酒驾”)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青岛啤酒也将备受年轻人喜爱的NBA啦啦队选拔赛的相关内容搬上微博,引得大量粉丝围观;“中国劲酒”则针对年轻学子推出了#毕业是首歌,离别更动听#的系列微博内容,唤起学子们内心的情感。而这些针对年轻人的微博活动,无不潜移默化地传播企业的品牌和文化。
“中国劲酒”的微博活动引起了《华夏酒报》记者的关注,据了解,#毕业是首歌,离别更动听#只是劲牌针对高校毕业生系列活动之一,它和“劲酒.青春飞扬向前进”“劲酒·青春宣言”共同组成了拉动年轻高校学子关注劲牌、参与活动的“三驾马车”。
目前,劲酒的主要消费群体年龄段是25岁—55岁。而劲牌在微博中的系列活动的主力参与人群却是年轻人。
对此,劲牌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楠波曾表示:“微博发展迅速,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众多劲酒的消费群体,特别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微博对于营销的价值日益凸现,劲牌需要加速推动微博营销工作。”
对于劲牌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系列活动,韩毅则认为:“这主要是提高品牌形象,扩大劲牌在年轻消费群众的影响力。”
酒类营销专家杨承平对此表示赞同。在他看来,“其中不乏劲酒的消费群体,特别是年轻的消费群体”表明,年轻消费者中也有饮用劲酒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这部分人群;而劲牌在利用微博有意识地培养年轻消费群,其“劲酒·青春飞扬向前进”活动则是其重要的一环。
杨承平具体分析,为什么有的品牌越做越好?一个品牌的消费群总会有流失,为了保证销量,这个品牌就需要培养新的消费群流入。劲酒现有的消费人群需要进一步扩大,开发新的消费人群也是必然。因此,将目光放在有着消费潜力的年轻人身上,成为劲牌“推动微博营销工作”的动力。
“可口可乐甚至会在小学生中开展答题送赠品的活动,给学校赠送桌椅、雨伞等等,这些都是培养与潜在消费人群的情感,抢占消费者。”杨承平说道,“现在这些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也许没有独立、较高的消费水平,他们对于酒类品牌的了解较少,等同于一张白纸,劲酒先一步的饮酒理念的影响就会先入为主,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从“娃娃抓起”的一种表现。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