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酒报》宫华明 制图
在酒业,无论是基层的一线营销,还是高层的营销管理工作,传来最多的声音是营销工作之难。
基层一线营销工作难的是在销量上做到规模,而高层营销管理工作之难是把销量做到规模的市场持续下去,长盛不衰。
我们看到大批规模销量的市场起来又倒下,市场销量做到规模后顷刻间猝死。从酒企经营的角度,我们痛惜投入没有得到收获,从营销管理的角度,我们扼腕于战地的痛失。我们还看到,无论是行业巨头企业,还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后起之秀企业,也在市场销量做到规模之后,迅速翻船,企业随之失去活力而退出发展的舞台。
那么,做到销量规模之后究竟应该怎么办?笔者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强化利润
把市场销量做到规模,这个过程是个投入的过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自已空白的目标市场和薄弱市场,无论是一线的营销人员还是高层营销管理者,甚至企业的老板,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把市场做起来。而“做起来”就意味投入费用,产出销量。
销量就是以政策支持为前提的营销工作。因此,当企业把市场销量做到规模时,也是企业在这些市场利润回报最小时。从投资到收益的角度讲,这个时候应该转入收获期。
销量做到规模之后,市场营销策略和方法必须转换,明确企业在这些市场的核心工作是强化企业利润收获,借助销量势能来完成企业的阶段性利润收获。
强化利润的手段可以有三种策略:
一是减少人工费用,让这些市场的人员重新调整到其它市场工作;
二是减少投入费用,加大对经销商的日常工作管理,如送货及时,自主开发网点,加大通路上的存货量等等,以期让做到的规模销量持续更长时间;
三是强化产品组合,丰富产品品项,让客户利用销量规模带来的网点数量规模、通路接货量规模、铺货推广的易接受度等资源和优势,强化市场的销量规模稳定。
通过上述工作,延长企业的“少投入多产出”收益时间周期。
&n文章来源华夏酒报bsp; 依靠管理
销量做到规模之后,应当以强化市场营销资源的管理为手段,来确保经营成果最大化的工作。
企业市场销量做到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经营增长性工作,经营的目标是销量增长,即通过市场内部资源的开发和运作,企业实现了市场销量规模化产出,这时的营销工作必须随着企业经营的主题变化而变化。
企业做到销量规模是一种经营成果,保证这种经营成果的最大化,主要靠营销管理。经营是寻找增量,管理是确保增量的存量,即管理是为了确保经营成果的最大化。
所以,企业要想让销量规模之后的市场经营成果最大化,必须靠强化管理,没有管理的销量规模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对这一点的忽视也是许多企业丢失销量规模市场的主要原因,这是营销管理失败的一个通病。
要想让销量做到规模的市场能够稳定、健康、持续,营销管理者必须对这些市场的产品、价格、通路、促销、经销商、营销人员及其工作强化管理。
战略定位
中国短命的酒企,大多是没有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企业,或者是战略目标与战略步骤不对称的企业。企业营销工作的失败,大多是缺少市场战略眼光和市场战略目标。
市场从没有销量到做到销量规模,可以视为一个营销战术实施的过程,而让销量做到规模的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就是一个战略。但事实上,无论品牌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这一市场的质变过程中,营销工作根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大多是涸泽而渔,把销量进行到底。结果,导致大批销量做到规模的市场因“短视性营销”而失败。
怎样在销量做到规模之后,定位自已的战略目标,构筑自已的核心竞争优势呢?
首先,要推进战略性品牌建设工作。提出战略性品牌建设,很多企业不以为然。那些已经成领导或强势品牌的企业认为此举多余。但现实中,不是百分之百的消费者、经销商都接受认可你的品牌。中国品牌企业中,尚没有一家的品牌做到“无人不知,无不不晓”的强大阶段。中小企业对品牌建设更是“苦颜”相对,他们认为做品牌是“富人”的事,与自已无干。这种品牌“漠然症”和“恐惧症”者,没有认识到无论多么高明的专家、教授都是从牙牙学语开始的,无论怎么强大的品牌,都是从一个符号开始,因为品牌是积累起来的。中小企业销量做到规模之后,必须进行品牌建设,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自已的区域品牌,否则,既会造成销量做到规模的市场丢失,又会为企业的“短命”埋下祸根。
其次,做到消费引导,产品领跑。“行业巨头企业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是市场游戏规则的设定者”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凡是做大做强的企业首先都是消费引导,产品领路的企业。企业做到行业巨头之后,没有履行“消费引导,产品领跑”的“大哥”职责,导致企业“人仰马翻”的案例举不胜举。无论是大企业或者是中小企业,在做到销量规模后,都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到“消费引导,产品领跑”,否则,难逃市场出现“荆州之失”的局面。没能做到“消费引导,产品领跑”的规模销量市场也必然会出现后来者居上的局面。
怎样做到“消费引导,产品领跑”呢?
一是市场营销工作转型,从关注竞品通路销量,提升到关注消费,研究消费;
二是依据消费变化的趋势,创新产品,在销量做到规模的市场,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和产品组合;
三是做到标杆性产品领跑的同时,构筑自已产品的核心优势,建立应对竞品的进攻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是设定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建立参与市场竞争的门槛,把对手拒之门外。竞争中的长胜将军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最难切入的市场是有竞争门槛的市场。无论哪个层面的企业,在销量做到规模以后,都要设定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建立市场竞争门槛。
所以,企业必须全面强化战略能力,构建自已的核心竞争力。销量做到规模之后的营销工作,就是用战略的眼光来构筑自已的核心竞争
力,或者说是以构筑市场核心竞争优势为手段的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