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小企业如何实现占山为王
来源:  2015-12-21 08:57 作者:

《华夏酒报》宫华明 制图

  小市场应“占山为王”

  毛泽东特别强调游击战和运动战,是保存自己、发展自己最适合的方法,游击战和运动战都是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只打打得赢的仗。

  对于小企业来说,必须善于把握分兵战略与集中战略,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有充分的把握和运用。游击战、运动战是分兵战略,阵地战是集中歼灭战略。这也就是说,小企业必须两个策略同时进行,一是跑马圈地的分兵战略,二是占山为王的聚焦战略。所以,对小企业来说,必须做到大市场跑马圈地,小市场占山为王。

 笔者在服务中小企业时,通常在人员布局上会采取与大企业完全不同的策略。在广阔的市场上采取分兵战略,“以一当十”,用少数精干人员开发启动广阔的市场,为企业招商引资,为未来建立根据地市场打造基础;在局部市场上则采取聚焦战略,“以十当一”,以比大企业密度还要高的人员,还要大的资源投入,形成局部市场的绝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对竞争优势。

  “占山为王”是立业之本

  但是,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很容易犯错误,过于依赖跑马圈地分兵战略,导致缺少自身的核心根据地市场。企业只是为了赚点小钱,虽然活得不算很累,但也不会有什么大发展。

  比如,一家白酒企业只有10多名销售人员,却分散到全国各地,到处招商,见缝插针,到处开辟机会性市场。这种行为,短时间内可以满足企业生存需要,能给企业一定的血液,但时间一长,在各地竞争对手的挤压下,这种机会性市场越来越少,市场份额也越来越低。其实,关键是跑马圈地的布局后,企业的后续动作是什么。对于小企业来说,跑马圈地过后或者跑马圈地的同时该做什么?

  为确保大市场圈地分兵战略机动性,我们通常把销售人员分成两支队伍:一支固守广阔的市场,呈分散状态,他们伴随着“会议招商”、“媒体招商”等战术,驰骋在各地市场,进行机会性招商,为企业盘活资金,以他们的回款来为根据地市场的建设输送血液。另一支队伍则是被称为“市场突击队”的销售队伍,短期内突破市场。他们打造根据地市场时,在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一个县可能高达20几人。

  “占山为王”的人员配置

  我们在为一家酒厂做咨询服务时,把人员分为三类:

  第一类,启动大片区招商性质的经理人员,按照“跑单帮”模式管理,采取以“激励代替管理”的模式,同时根据所招经销商合作的意愿与实力,所在市场的竞争程度与地位,进行市场二次定位。

  第二类,驻守重点市场的助理人员,他们是市场开发成功后的留守人员,协助指导经销商管理市场,采取以“销量过程双考核”管理模式。

  第三类,团队作战的突击队,用于新市场开发,根据地市场建设,采取“过程考核为导向”。

  三类人员按照1:2:20的比例配置。第一类人员负责2—3个地级市;第二类人员每两个人负责1个县;第三类人员按照20人为小分队,进行样板市场和根据地打造。

  市场开发期的销量虽然很小,但只有高密度的人员才能形成“势”。所以,启动市场要求人员“以十当一”,短期内派遣大量人员迅速启动市场,这是营销组织的“合”。市场启动后,由于已经有足够的资源产出,市场的“势能”也已形成,又需要营销组织的“分”。

  例如说一个县销售目标是5000万元,目前的销售是300万元,派多少人?按一般的操作方法,2个人管1个县。如果这样操作,你会发现每个县销量永远维持在300万元左右。怎么配置资源?假设设定的目标是5000万元,现在是300万元,是按300万元配置人员还是按5000万元配置?

  “占山为王”的成功案例

  康师傅,是食品行业的标杆企业,它是如何做市场的呢?

  贵州市场有一个特点——很分散,每一个县之间距离很近,市场都不大。如果说贵州这一省按正常的销量,需要10个人,康师傅一下招了30个人,在贵州这样一个省一下招30个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能把工作做到县里面去,在贵州把产品做到县里面是很不容易的。

  过了3个月,整个贵州的销量急剧上升,因为有30个人在那里做工作,在精耕细作。

 但是做起来了以后应该留多少人?因为维护市场需要的人是比较少的,把30个人开发的市场交给10个人来维护。贵州市场就这样开发出来了,市场快速得到了突破。

  而绝大多数企业采取的人员配置方式是错误的。他们是哪个市场销量越大,放的人越多,哪个市场销量越小,放的人越少。

  在白酒行业有个品牌叫稻花香,他们只要选中一个市场,厂家一次派出十几名业务员,七八辆宣传铺货车,10天之内把大街小巷都铺满了。到处是稻花香,告诉大家稻花香来了,稻花香要开始进攻这个市场了。集中式大批量的铺货对所有的二级商和终端形成强大的压力,这实际上是造势。稻花香通过合兵策略,能够快速与客户群建立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从而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知名度,让消费者在最短时间内感受到稻花香的“气势”。比如稻花香在湖北市场高峰期投入的人力达到600多人、车辆200多台。把这些力量分到三个市场去配合客户做市场,每个市场同时有200多人和近70台车在做宣传和工作,对竞争对手的震撼力也非常大。

  当然了,稻花香是中低端酒中的驰名品牌,容易撬开市场,但是没有这种集中开拓市场的模式,依靠经销商一点一滴铺货或者依靠少量业务员慢慢做市场,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势,市场的快速启动也是艰难的。稻花香这种合兵战略,正是其“金网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小企业也在模仿稻花香打造“金网工程”,但总是事与愿违,因为不了解其作战的关键点。

  对于小企业来说,必须把握住大市场先“分”后“合”再“分”策略,小区域先“合”后“分”策略的战略机动性,有效支配企业资源,盘活企业血液,快速发展企业。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