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白酒营销需要新哲学(1)
来源:  2015-12-21 08:56 作者:


 为什么拼搏了几十年后反而被对手贴得更紧?
 为什么盘中盘等流行模式不能帮企业彻底摆脱对手的纠缠?
 为什么产品和推广模式同质化问题一直无解?
 为什么走不出区域为王的魔咒?
 为什么茅台、五粮液至今未遭遇真正的挑战?
 为什么拥有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白酒在葡萄酒面前被贴上了落后文明的标签?
 为什么今天的白酒文化在面对洋酒和葡萄酒的文化竞争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目前,中国白酒遇到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在战略机遇面前,各大酒厂动作频频,茅台、五粮液想借机再上层楼,巩固一线地位,二线品牌都恨不得一夜之间进入一线。成长欲望的急速膨胀与竞争能力的缓慢提升双双折磨着中国酒企。白酒营销急需新哲学思想。

战略创新,不战而屈人之兵


  完胜对手,摆脱对手纠缠,唯战略创新一条路。


  今天的白酒企业多数热衷于“战术创新”,如所谓的产品创新、盘中盘模式等,但战术创新往往招来对手的迅速跟进。


  当郎酒推出红花郎并获得成功后,中国白酒即现一片“红海”。当洋河的蓝色经典创造了新的神话时,中国白酒又开启蓝色时代。于是,我们就看到现在的白酒市场蓝色与红色统治江湖的局面。


  古井贡推出原浆酒后,郎酒、酒鬼等也都推出了原浆酒。


 口子窖用过盘中盘,全国白酒企业都视盘中盘为救命稻草。


  古井贡推出淡雅概念,衡水老白干等纷纷跟进。


  本来都想做出差异化,可结果是同质化更严重。从概念到包装,从价格到促销,从传播到渠道,全面陷入同质化泥潭,甚至提出的战略目标都是相近的。


  问题的根源是中国白酒企业战略创新能力偏弱,于是,只能在战术层面纠缠。本来,按照基本的市场规律,遇到重大战略机遇时,企业的发展是高度差异化的,分别抢占各差异化领域的制高点,然后再图扩张延伸。可中国酒企从头到尾在打肉搏战,营销公司靠着一招盘中盘竟然能通吃中国白酒业至今,这实在是不可想象的行业性尴尬。


  在康柏、惠普、IBM高度封锁的个人计算机市场,戴尔依靠战略创新一举拿下世界第一的宝座;在家电市场恶性纠缠时,海尔依靠战略创新摆脱对手,成为世界第一品牌;蒙牛能将伊利、三鹿、光明、三元这些巨头挑落马下,靠的是战略创新;娃哈哈依靠战略创新成为唯一能与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抗衡的中国饮料企业;华龙集团依靠战略创新成功超越统一成为中国方便面第二;三星依靠战略创新超越索尼成为世界顶级企业;百丽依靠战略创新成为中国女鞋垄断性品牌。类似成功的案例太多了。


  而在白酒行业,恰恰缺少这种大思考和大创新。


  战术创新是必须的,产品创新更是参与竞争的基础,但这些都不能为企业提供持续强大的竞争力。二线品牌要想抓住这次战略机遇,重振昔日辉煌,成为与茅台五粮液分庭抗礼的一线品牌,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也就是要构建“以战略创新为主导,以战术创新为核心,以产品创新为支撑”的全新营销竞争模式。

[1] [2] [3]

编辑:李蔚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