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董酒复兴:走出单一香型藩篱(1)
来源:  2015-12-21 08:53 作者: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专业人士认为,白酒香型会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而消失,笔者觉得这种判断是相当肤浅的。笔者认为,白酒香型对一个市场的消费者影响很大。

  从中国白酒发展的历史来看,主流的香型有五种:

  其一是“醇和馥郁”的董香。董香型酒是比较典型的“保健”香型白酒,在如今的白酒消费市场应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由于市场手段滞后,导致这种白酒香型并没有形成强势的市场风头,非常可惜。

  其二是“幽雅细腻”的酱香。这种白酒香型由于对环境与酿造周期有很高的要求,在中国白酒行业一直有“贵族型”香型之美誉,国酒茅台就是这种香型。随着四川郎酒,四川仙潭酒业等企业推波助澜,酱香型酒在北方市场凸显出大众化消费趋势,这种香型白酒的市场机会大增。

  其三是“窖香浓郁”的浓香。这种香型由于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等品牌的强势推动,在相当长时间里占据了中国白酒市场将近80%的份额。而且,随着中原淮河名酒带的细分,形成了“柔和型”“淡雅型”“绵柔型”等多种浓香型白酒,在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其四是“清雅纯正”的清香。这种香型由于汾酒集团的强势地位,以及北方市场巨大的消费容量,曾主导中国白酒市场格局,但随着浓香白酒的强势崛起,清香白酒市场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其五是“醇厚秀雅”的凤香型白酒。这种香型核心品牌是陕西西凤酒,但由于西凤基于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凤香”而强化“兼香”,导致凤香型白酒整体市场规模也不是很大。

  从中国白酒香型演绎上看,笔者认为白酒香型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市场问题。几乎所有的经销商在选择代理白酒品牌的时候都会考虑不同香型对市场的影响。

  西凤为什么弱化自己凤香型白酒代表的特征,就是因为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浓香型”白酒消费的市场氛围,西凤明白,以一己之力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认知无疑比登天还难。因此,西凤采取凤兼复合型作为自己的主推方向,既不失自己凤香代表的身份,也兼顾市场现实利益。

  清香型白酒鼻祖山西汾酒,在四川也建立了自己的浓香型基地,以适应市场对不同香型白酒产品的需求。

  即使是酱香型老大贵州茅台,也围绕浓香型白酒大做文章。首先是兼并重组贵州浓香型企业贵州习酒,通过贵州习酒大规模推行浓香酒市场战略,取得非常不错的市场业绩;其次,茅台集团利用技术服务公司的名义,推出浓香型产品茅台醇,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号称“浓香鼻祖”的泸州老窖重组湖南武陵酱,染指酱香型白酒。

  这些战略性举措说明,白酒香型实质上已经影响到一个企业战略性定位与市场思维,不得不引起包括董酒公司在内的中国名酒企业深刻思考。

  从目前的市场战略上看,董酒为自己做了清晰的定位,中高档产品力推“董香型”主导香型,但在低端通路产品上,董酒也推出一部分浓香型白酒产品。

  从市场资源配置上看,董酒将绝大部分市场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资源投入到“国密董酒”等保证董酒纯正血统的核心品牌上,对自己的浓香型产品,则任由其自生自灭。董酒这种产品战略至少从目前看来是值得商榷的,对于一个市场盈利组织来说,产品战略往往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型战略,如果不能制定准确、清晰、系统的产品战略,必将给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企业首先要活下来,然后才能活得好。

[1] [2]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