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的广告又出现了一大热点:“是时候该红牛了!”
曾几何时,仿佛在一夜之间,红牛的广告也是相当醒目,相当惹眼,以致在多年之后依然印象深刻。那时候第一次听说有功能性饮料,仿佛红牛充满了神奇的力量,一喝下便有孙悟空般腾云驾雾、72变的本领。于是,打心眼里崇拜那个神奇的铁罐子。
此时再看“红牛”,不禁想重温一下它当年的辉煌。于是,也就有了下面这些浅显的启示。
四大因素成就“红”牛
反观当年红牛在中国市场掀起的热潮,其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个因素:
因素一:顺势而生,耳目一新。
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经济大潮的冲击,国人正以一种新鲜、好奇的眼光重新审视今天的中国,也以一种特别慷慨、宽容的心态接纳外来事物。此时,红牛的功能性饮料之说,无疑改写了以往平淡、单一的饮料市场选择,刺激了消费者的欲望需求。其高价产品定位也顺势满足了国人富裕起来的面子及虚荣心。毕竟,一罐红牛的价格远高于其他类似碳酸类饮料的价格。于是,当红牛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时,大家很快便记住了这个新鲜的品牌。
因素二:借力造力,广告投入四两拨千斤。
任何一款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寻求一隅,都必须迅速打造产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并深入人心。而当时的中国,正经受着改革开放的洗礼,广而告之是非常有效、便捷的行销方式,可谓几秒定人心。因此,在那样一个年代,广告几乎在一夜之间成就了万千神话品牌。尽管当时人民币的价值也相当牛市,但比起今天的投入,用“四两拨千斤”来说毫不夸张。
因素三:改写运动型饮料历史,开创功能性饮料先河。
红牛早期市场的进入比较成功,不但在以后的国内市场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更凭着卓越的品质和功能,使产品行销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
凭借着强劲的实力和信誉,红牛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功能饮料,并于2006年达到全球销量40亿罐。最重要的是,红牛改变了国人的消费习惯,改写了单一运动型饮料历史,开创了一片全新的领域!
因素四:定位准确,策略正确。
红牛的功能诉求比较集中,定位于补充身体能量,这一点是相当成功的。红牛紧紧抓住了一部分消费群体的心智需求——补充能量,这也是每逢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前期,很多家庭购买的首选之一。因此催发了另一个边缘市场的热潮,无形中培养了一些消费群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