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推动着市场经济的进步。但相比大企业而言,小企业除了“船小好调头”的灵活外,在品牌、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还都处于先天劣势。
尽管在大企业的“阴影”笼罩下,多数中小企业在切入市场时,能通过差异化的蓝海产品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掘到第一桶金,但当他们扼腕扎袖准备大干一场时,却发现一个个瓶颈问题接踵而至,甚至让经营者感到措手不及。此时,“外脑”公司的介入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首选。但在“外脑”公司泛滥的今天,如何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呢?
笔者认为,要找到适合企业自己的“外脑”公司,首先要从企业自身考虑,判断企业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其次要找到能根治“问题”的医生;最后再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根据笔者长期对快消品企业,尤其是白酒企业发展的研究认为,企业的发展过程通常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畅销产品阶段
企业在创业和原始积累初期,通过抓住一定的区域政策和市场机会,以及差异化的蓝海产品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能快速掘到第一桶金,但差异化的蓝海产品仅仅是机会的产物,如何将差异化的产品打造成企业的拳头产品或者畅销产品,是该阶段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
第二个阶段:市场营销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企业,通过将差异化产品转化为畅销产品的成功操作而完成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具体表现为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相对较好。
那如何让区域畅销产品持续畅销,并突破区域界限,实现大区域发展呢?
这个时期,完美的营销模式与适应市场的营销组织能帮助企业完成突破。
第三个阶段:品牌全国化阶段
在中国,完成前两个阶段积累的企业,基本已度过了死亡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通常情况下,这个阶段的企业每年会以三位数的增长速度前进。但是,企业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放眼全国市场,只盯着自己那几个金牛市场的话,瓶颈期会很快到来。因此,该阶段企业品牌的全国化发展迫在眉睫。一旦突破这个阶段,企业会很快提升为全国性品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