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一些调查资料表明,流通渠道的两端(即始端和终端)对批发商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生产商对批发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生产商愿意借助批发商广而深的分销网络,帮助其产品扩大销售。
二是零售商越来越乐意方便快捷地从批发商那里购进齐全、低廉、优质的产品。
这一趋势表明,批发商既是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更是流通规模化、现代化、高效化的需要。
那么,现实中的批发商又是什么情况呢?
有报道显示,90%的批发商是“坐商”。如购货时,生产商“卖什么”,批发商就“买什么”,少了一种比较,少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了一种选择;而销售时,则是客户“买什么”,自己就“卖什么”,少了一种宣传,少了一种推介。
如此一来,就容易导致好卖的没有购进来,难卖的又没销出去。
面对日益激烈的渠道竞争,批发商在渠道据点上所扮演的承上启下的角色毋庸置疑,但问题是,自从国有商业批发主渠道解体之后,独立的批发商(个体和私营)真的无力担负起“批发”的功能吗?其实不然。
笔者在接触批发商中的佼佼者时,总结和梳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是意识升级。
常听厂家的人说,某代理商经营意识跟不上,或者品牌意识不够强。
对此,笔者认为,要成为品牌商,一定要经常给自己洗脑,不断学习新的经营理念,起码要跟上厂家的经营发展步伐,并及时执行厂家的品牌战略,以免因为意识、思路问题而被厂家淘汰。
其次,是营销升级。
在营销方面,笔者的建议是——变坐商为行商。以往的批发商,只要坐在店门口收钱发货就行了;而如今的品牌商,则需要组建一个营销团队,一个个地区去拜访、开发客户。同时,还要有帮助客户选址、开业、促销等一系列售后服务。
最后,是管理升级。
做品牌更多是体现在管理水准,而管理是门高深的学问。尽管大多数批发商都是从家族式管理起步的,但进入品牌年代之后,品牌商必须在引入先进管理模式的同时,抛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并建立现代化的制度规范。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13733187876。(
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