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笔者曾提到新型节假日政令的实施,无形中影响并制约了一部分行业,但随着度假方式的转移、消费行为及方式的改变,也催生并助长了一些新的商机。就新型节假日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来看,快速消费品中的酒类、食品企业所面临的商机相对增大。本文,笔者结合新型节假日期间,快消品企业如何顺势开展有效的营销推广为主题,浅谈几点感想。
找准定位搞促销
消费群体变了,消费方式和方向自然也得随着改变。对于快速消费品厂商来说,新型节假日的时间本来就短,仅有3天,倘若筹划不到位,很难在万绿丛中混个一点红。而筹划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定位能否准确,因此,以下几点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1.目标消费群
很明显,新型节假日面对的群体,已由原来的以异域流动性为主的群体,转变为以同域性固定性群体为主,同时,流动性异域群体的比重有所降低。在此前提下,除本地餐饮、百货机构外,其他快速消费品厂商在制定推广策略时,无论是固守家门口市场的区域品牌,抑或是攻城略地的知名品牌,务必要先兼顾到这一层面。
其次,在这些群体中进行逐一筛选,从而物色和筛选出符合公司品牌形象及产品定位的有效顾客群体。
2.消费场合
根据惯例,5个节假日有5个不同的节日风格定位:
(1)清明传递的是一种情感的维系和以家庭为单位的聚众性消费,这对餐饮类、酒类、食品类、肉制品类是一个推广的有利时机,而餐饮、百货零售无疑成为最佳的终端拦截途径。
(2)五一、十一作为传统黄金周,根深蒂固地营造了一种繁忙了一段时间后,通过休息或游玩或陪伴家人以放松心情的观念,由于消费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在终端的选择上较为广泛。除餐饮、百货零售网点外,当地的区域性知名景点、主题公园、人流量大的活动广场,无疑都是快消品露脸的好场所。
(3)端午节、中秋节同清明节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今得到大力提倡,必将衍生出新的商机潜能。端午节、中秋节火了食品企业,想必作为生产粽子、月饼的厂家心里正偷着乐呢!这两个节日主要诉诸的是一种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情感回归,消费的主要方式为餐饮和家庭聚会,因此,各厂商作战的重心也应转向以百货、餐饮为主的终端场所。
3.产品定位
上述5个节假日跨越时间、季节不等,特点各异,虽同为消费品,但在推广中也应体现出差异化,而其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特点,就是普天同庆和大众性的节假日。
笔者分析后认为,在新型节假日期间,以家庭、单位为主的大众性消费构成了节假日经济消费的主体。因此,在产品定位方面,应先主张一种经济、实惠的消费理念,以迎合大众口味。
清明、端午、中秋及五一、国庆期间,能动销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某一方面,对众厂商而言,能否在关联性较强的产品甚至是异业间找到联合推广和借势运作的利益点,是有效延展产品、品牌推广的一个着陆点。
如针对家庭消费,不妨将产品进行关联性组合,开展互动性的买粽子送饮品类、买饮品赠粽子的联合促销活动;或是针对以行政、企事业单位为载体的各团体,开展团体性购物或消费活动。厂商可以借助节假日的浓厚气氛少赚一点,把更多的惊喜和优惠让利于消费大众,笔者相信,最终的结果必将是皆大欢喜。
4.宣传定位
由于清明、端午、中秋注重的是传统民俗、民风和亲情的一种缅怀与祭奠,因此,对快速消品厂商而言,通过家庭为单位的亲情维系的情感传递,挖掘并放射其背后蕴含的情感营销是主题策划和切入的关键。
对于五一、十一这些曾经的黄金节日,随着消费方式的改变,厂商不妨再着重开展一些区域性宣传推广行为。在宣传推广中,由全国性向区域性宣传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推广的转移、从区域性宣传推广到终端性宣传推广的落地,是品牌厂商开展有效宣传推广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