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营销 > 正文
(实战)董酒复兴亟需解决三大战略性问题(1)
来源:  2015-12-21 08:50 作者:

  在五次中国名酒评比中,贵州董酒四次榜上有名,因此,董酒是中国白酒行业最资深的中国名酒之一。

  但是,由于机制与体制的原因,从1995年至2007年的将近12年时间里,董酒一直在深度沉寂中走过,不但没有发挥出老八大名酒的光辉,而且近乎走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2007年,在经历了企业改制、资本运作及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发展定位之后,贵州董酒开始走向振兴征途。

  但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董酒却面临着战略回归的困难,然而,只有在清晰、准确地回答这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之后,董酒才能真正走向伟大复兴!

  问题一:董酒是白酒,还是保健酒?

  “董酒究竟是白酒,还是保健酒?”2009年春季糖酒会上,一位经销商这样问我。这样的疑问让我十分吃惊。我赶紧找到董酒的宣传册,并迅速在网上对董酒的产品定位与传播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发现,董酒在这个比较初级的问题上出现了方向性的偏失:为了强化董酒的差异化特点,董酒在定位与传播上都走了一条偏移白酒方向的道路,而这种偏移带给董酒的是营销手段与市场布局的巨大困惑!

  1.白酒重品质,更重历史。

  所有白酒品牌,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秀,还是历史深厚的老酒,没有谁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敢不跟消费者说历史,尽管行业专家也批评这种诉求很“老套”,但没有哪一家白酒企业敢于在这个问题上挑战消费者最普遍的认知。然而,我们却很难从董酒的品牌定位与品质诉求上,看到系统的历史文化诉求。

  那么,董酒不断重复的“国家保密配方”是否可以说是历史?我觉得从技术角度看,三次保密配方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但遗憾的是,这个诉求点更多的表现为产品品质层面的独特性,缺少人文性背书。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如果翻看董酒关于“国家保密”配方的特点,基本上可以看到品质特征的端倪。如:《三次列为国家机密的中国名酒》中,在诉求上提出“双醅串蒸”“百草入曲”“ 串香鼻祖”;在《陈酿10多年的国家宝藏》文中,从消费者、投资界对董酒进行深度诠释,诉求角度依然是品质;《国密董酒 尽享非凡》依然再打国家保密及品质香型等。董酒这种单纯的品质诉求,很难带给消费者更加高端的感受。

  更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在董酒诉求中,最为重要的实际上是其所强调的“130多种中草药入曲成酒”的核心特点,这种剑走偏锋的品质诉求,直接将资深的中国名酒品牌“白酒属性”塑造成小品类的“保健酒属性”,难怪敏感的河南经销商会有这样的疑问。

  2.白酒的功能性诉求很难创造巨大差异化。

  如金六福酒几乎没有进行什么品质诉求,照样做到年销售30亿元的市场规模;小糊涂仙酒,一个浓香型白酒却借力酱香酒发源地——茅台镇获得巨大成功。而董酒却偏执地在品质诉求上极尽表达。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十分重视对中国历史与中国哲学的融入。每一个成功的白酒品牌在重视品质诉求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诉求。如五粮液塑造的“中庸和谐”的完美世界;茅台塑造的国酒茅台,“酿造高品位生活”。那么,董酒希望给消费者传递什么样的哲学?

  如果说,董酒传递的仅仅是“国家保密”这个概念,那么,这种国家保密肯定很难成为某种中国传统哲学的象征,最多就是一种猎奇。

  3.白酒营销手段与其他快速消费品有很大的差异。

  在产品战略上,白酒产品构成与产业板块有很大的关联:考虑到董酒独特的“董香型”特点,在产品结构上,可以开辟新的“价值型”产品体系;考虑到白酒行业结构化的品牌战略特点,董酒很显然需要构建品牌化产品结构体系;这一点恰好是董酒目前产品体系最为缺乏的要点,也反映了董酒对中国白酒产品结构化体系特点缺少必要的了解。

  从目前董酒的产品结构来看,董酒在产品结构上还是比较像保健酒产品结构。尽管国密董酒作为高端品牌出现,董酒公司采用了度数分类的方法,但是,这种产品结构显然很难满足作为白酒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的需要。

  在渠道战略上,白酒产品的渠道战略已经出现了复合型渠道战略选择,如针对县级以下市场的通路渠道构建,针对深度细分市场的小众渠道构建等等。而董酒在渠道战略上,却仍处于某种程度的摇摆与徘徊:既希望获得丰厚的品牌性回报,又缺乏自己直营市场的技术性手段。显然,董酒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基于商业模式特点的渠道战略体系。

[1] [2] [3]

编辑:张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