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个四川人,孤身一人到异乡创业已有10年了。现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和销售团队。
在他看来,这十年是异常辉煌的。他把自己家乡非常知名的一个啤酒品牌,不远千里引入现在这座城市。刚开始,厂家没有支持,他一个人带着几个当地的兄弟,做得有声有色。直至厂家看到了市场的真正价值,决定在这边建厂。
原本是件高兴的事,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严酷的现实。由于朋友的销售能力满足不了新厂的生产能量,朋友的几个已经相对成熟的经销区域,不得不直接交给厂家来管理。更重要的是,在这座城市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同品经销商、二批商。
厂家不再给朋友特殊的政策支持,也不再划分区域配送产品。朋友原有的优势荡然无存。
朋友很苦恼,因为要想继续生存,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年来,在市场运营上,厂家为了能够直控终端,营销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各级终端网点。经销商的优势被大大削弱了,已变成厂家转移经营风险的避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难所。
面对严峻的现实,经销商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认为,经销商应牢牢抓住自己手里的两把利刃:一是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网络资源,争取厂家大力度的支持,从而降低产品与经营费用的成本;二是在满足下线终端对不同品种需求的前提下,提升终端对配送商的依赖性。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只有这两点抓好了,经销商才能不断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市场生存空间。
此外,聪明的经销商手里应该掌握几个甚至十几个产品的代理权。多产品经营,不但能让经销商提升竞争力,还能通过不同品牌的分摊来降低经营费用,同时,还能让自己的下线渠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是,经销商在选择经营品种的时候,一定要有的放矢,不但要考虑产品利润率的合理组合,还要充分考虑下线终端网络的需求,合理搭配产品。
另外,从下线终端网络的需求来看,经销商的服务功能优势是非常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经销商是当地人,其一般在当地的经营年限都不短,从诚信和风险的角度来看,经销商强于外地厂家。
其二,经销商一般经营品种相对比较多,当经销商配送的产品滞销时,他可以调换其他不同类型的产品,这在无形中降低了终端商的经营风险。
其三,大部分经销商,对相对熟悉的下线客户都有信誉账款的赊欠,这无疑可以缓解终端商的资金压力。
其四,经销商多半是个体经营,经营相对比较灵活,终端商随时随地要货也能得以满足。这有效提升了终端商的资金周转速度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经销商只要不断优化自己的经营品种,通过自身优势掌控好自己的下线终端商,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