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平息早前批评警方逮捕哈佛黑人教授做法一事,邀请事件当事人在白宫进行了一场“啤酒会”。这一活动成了今天上午国际新闻的一大亮点。在各种热议中,笔者认为我们的政府部门倒是应该把奥巴马的应对过程当成一堂课来学习。
据媒体报道,这场“啤酒峰会”在北京时间31日早6时在白宫的南草坪上举行。早前因误会被捕的黑人教授盖茨,以及警长克劳利获邀前来一起喝啤酒,奥巴马望藉此冰释前嫌。这是该事件发生一周来,奥巴马处理此事的又一波澜。在此之前,奥巴马先是出面澄清,承认自己用词不当;接着又亲自打电话向马萨诸塞州剑桥警长詹姆斯?克劳利致意,对自己用辞不当表示遗憾;最后,又根据克劳利的建议,邀请当事人坐在一起喝啤酒。至此,奥巴马和白宫处理危机公关的技巧水平尽显,也在这一过程中树立了新的形象。
美国总统历来都十分重视危机公关。但像奥巴马这样的“啤酒和会”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国家总统,能对自己的言论主动道歉,并邀请双方喝酒充当“和事老”,此举实在难能可贵。不管其背后有何政治考量的因素?但他所表现的态度和付出的行动确实值得褒扬,而其中所体现的应对危机公关的策略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正如有网友所评价的:“政治还可以这样搞,佩服!学学吧!”联想到最近国内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的公关工作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为此,笔者建议我们的政府部门认真把奥巴马处理此次事件的过程梳理一遍,好好总结学习人家对危机事件的应对工作,学习奥巴马及时回应、主动道歉、喝酒公关的胆识、度量和行动,尤其是整个过程中奥巴马所注入的情感因素,更值得我们效法。由此想起,笔者曾在一篇关于韶关事件的评论中,赞扬广东省领导在处理该事件中倡导民族情感的做法。这次看到奥巴马的“啤酒和会”,更让笔者深信情感因素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中的重大效应。因此,奥巴马的这次“啤酒会”,可以说既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公关课”,还给我们上了深刻的“种族问题课”和“情感交流课”。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课程也是国际政治的共同财富,是世界共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学习好了,实践好了,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帮助,也算是对国际政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