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金融界的海啸,经济的地震。让众多国家和企业疲于奔命。到处去抓救命的稻草。各种类型的企业、个体商户、普通百姓都在谈论着金融危机。好像每个人都谈金融危机而色变。在这样的形势下,一批企业纷纷倒闭,一些人开始失业。一些地方,经济大幅衰退。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作为企业该怎样来应对呢?该怎样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投放市场?现有的产品该如何调整?该怎样用产品来应对危机下的动态市场……。这一切都需要思考,需要去研究。因为企业提供给市场,提供给社会所有的价值都是以产品为载体而传递的。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就无法在市场中立足,就更谈不上什么社会价值了。所以产品是企业立身之本。对于企业来说,金融危机实际上市场的危机和产品的危机。市场的危机是可以解决产品危机去解决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在资金暂时不短缺的情况下,就是产品的危机。在太平时期,产品可以做的粗糙点,照样可以卖。产品质量差一点,还是能分一杯羹,不会饿死。不能在全国销,我就在局部区域内,照样有生存的根据地……。当金融危机一爆发,老百姓也好,还是富人也好,其消费行为开始发生转变,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对现金是尽量的持有。正所谓现金为王。
在当下,金融危机已经爆发,一些连带效应也开始逐渐显现。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该如何进行运营呢?那么作为企业主和企业的决策层,这时就要看自己所拥有的市场资源和你的市场占位是怎样的。这个时候,你产品的市场定位是重中之中。在进行定位时,必须要看自己所拥有有时资源是什么,劣势在哪里?在这个市场中您还有什么机会存在,消费者还有那些需求没被满足,哪一类的消费者是被你曾经忽视而又有需求,等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度而又专业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不能再象过去那样只凭个人感觉,凭直觉与经验来分析和判断,而是要借助专业的人士、专业的工具、专业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科学的分析。这样的结果,才是风险最小的。当然不是把所有这个阶段工作都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有两个事情必须是企业来做。一个是企业要达到的目标要清楚,而不是盲目的行动,方向的错误就导致最终结果错误。第二是最终就分析结果的选择决策,因为只有企业才是最了解企业自身的,别人的意见可以参考,可以作为决策的辅助,而最终的决策权在企业手里,而不是贪图方便,或者盲目崇拜把决策权也交出去。因为现在市面有很多伪专家,拉大旗做虎皮,或者是纯粹的学院派,没有时间经验,如果让他们帮你决策,越是给你打包票的人,那么你的企业也就死的越快。因此这两件事情必须要自己做,你不能把自己企业的生杀大权交到别人手里,又别人掌控您企业的生死。说了这么多,那很多企业肯定要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该怎么去占位?如果一定要给个答案的话,根据你企业实际的情况,如果你现在处于高端市场中,那么您可以做的更高端一点。或者你保留你一部分高段市场,然后进入中端市场。如果您现在在做中端市场,那么你就要往高端走,这样才能让您的利润不会丧失或者缩减。如果您本身是做中低端市场或者低端市场,那么就应该做得更大众一些。至于具体怎么运用,还要看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的产品与市场状况。但这样的建议可以给您一个方向。
有了好的产品定位,就需要对目前一些产品的设计进行改良,可以从功能、配件、规格、材质……等方面入手。以降低产品成本,更实用为原则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产品具有新的吸引力,而成本更低。当然可能会有人说这只适用于中低端产品。其实也不尽然。现在无论是高档品、还是中档或低档产品都面临市场萎缩或者购买的人开始减少的问题。如果你直接降价,那么你损失的是利润。如果你降低成本后降低价格,再用原来的产品做参照,不但可以丰富你的产品线,还可以促进你新产品的销售。你原来的产品依然不变,可以继续销售。但是你在原有产品市场萎缩的部分,可以用新产品弥补回来。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可以考虑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当然设计也不是无根据的设计,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要对既有的用户进行采样调查和访问,询问他们的感受,结合市场的发展趋势,才能设计出消费者能接受的产品,否则,创新就是闭门造车式的创新,是无谓的创新。
说到可以丰富产品线,产品线不是随便可以丰富的。所谓产品线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己的产品系列。所谓线,就是线性。你的产品是不是杂乱无章,不是线性的呢?那么就要对产品线进行梳理。梳理产品线,可以借用波士顿矩阵来分析。明星、金牛、瘦狗、问题产品分析模式分析。也可以用营销学上的产品线梳理模式来梳理,即哪些是你的形象性产品;哪些是你的利润型产品;哪些是你的竞争型产品;哪些是市场补给型产品;哪些是需要淘汰的产品。无论那种分析模式,都是需要以产品在你企业中的占位及利润率、利润贡献来评估的。而现在很多企业都常常会以自己的产品线丰富而自豪,当您问他,哪些产品是他企业利润贡献最多的产品,哪个产品对他利润贡献没有多大作用时,基本上都是在以销量来定夺的。而没有以利润创造来衡量。而还有一些企业为了与对手比拼,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别人没有的自己也要有,产品琳琅满目,但是孰不知,有些销量小,利润小的产品不但占用你的生产资源、渠道资源、终端资源;还要占用你的现金、库存、产能、管理等等资源。而这些产品看似产生了一定利润,但实际上吃掉你其它产品所创造的利润。但很多企业主都浑然不知。还在津津乐道的向自己的销售商和同行炫耀,您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还是有。这不能说不令人汗颜。在过去的太平时期,可能这些看不见的口没有张开,现在危机下,你会发觉,你做的越多,亏的也就越多,是怎么亏掉的,还不知道。这就是根本原因。所以你需要冷静的审视你的产品线。
产品的品质问题,历来是厂商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最为重视的问题,但是重视归重视,但产品质量依然被消费者所不认可或者不满意。这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厂商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没认真分析过。即或是分析也是以对手为目标或模仿的对象,对手在哪改进,我也在哪改进。这样的策略也不能说不对。但是缺陷很大,因为在很多行业里,行业里的领头人也没仔细去研究,该如何去进行品质创新与提升。所做的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和非系统的反馈进行改进。而没有根据消费者所关注的,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改进。你做了半天努力,可能是消费者毫不在意的地方,你最后告知消费者,消费者觉得现在这样也还是不错,我需要的是你厂商为我改进另一个地方或另一项功能。而你前面所做的,虽然也不一定就是坏事。但延误了更好的销售时机或者流失本应属于自己的顾客。因为消费者不会等你,不会等你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完了才来购买你的产品,这是完全不现实的。所以我们的产品质量改进,需要到市场中去看,去听,听消费者说、听导购说、听销售商说、听同行说。这样你得到的信息才能是有效,有代表性的。如果仅仅只听一方,往往会有很大的偏颇。所以这个“听”的工作是不能省的。如果是开发新产品更是不能省的。所以,我们质量改进要走出去,要进入到市场中了解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然后就这些问题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实现消费者满意。只有消费者满意才会使你的经销商满意,经销商满意,你的企业和你才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