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热播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引起了观众不小的反响。笔者认为,暂切抛开其剧情和故事情节不说,仅这部电视剧中司令员、三营长及翰林对顺溜采取的三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就颇值得一提。
顺溜——典型的现代企业80后、90后员工;激情、个性、自我。
现在,让我们详细看看,剧中的“顺溜”是如何被锻造成人才的。
灵魂激励:一方面要用人所长,实行人岗匹配;另一方面要创造机会,为特殊人才创造发挥才能的条件。
司令员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司令员都给了顺溜锻炼的机会。
剧中,司令员说过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兵,只有不好的领导。同理,现代企业中年轻员工的管理问题,应先从领导自身找原因。也就是说,所有的问题都是领导者的问题。
领导是干什么的?领导就是在员工出现问题的时候敢于站在员工身边,并站出来说是自己的问题。
整部电视剧中,司令员就是顺溜的灵魂。顺溜对他达到了崇拜,甚至膜拜的程度。这就是领导的管理作用。
知识激励:要创造“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企业文化,要容忍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观。
企业需要超越物质利益至上的信仰,但不能追求一元化的企业文化,要做到“和而不同”。现代企业应以80后员工的特征为核心设计工作环境,否则,很难长久。因为在未来,除了80后、90后,你无人可用。
翰林就是用文化在不断地激励顺溜,用写书面检讨来引导顺溜学习文化知识,达到改造自身缺点的目的。
而对80后的管理重点也是引导,需要不断地引导他们学习更多新的理念和知识;丰富他们的职业生涯,向更高的目标前进;逐步实施限定工作总量、不限工作时间的弹性工作制;通过授权,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纪律性;把大量不喜欢规则、强烈反对官僚主义的年轻程序员组成“职能交叉专家小组”,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塑造以快乐、年轻化为主的团队企业文化,让80后员工在团队中重塑个性、实现自我,让他们只有在团队中才能达到个人单枪匹马所不能达到的绩效目标。
提高员工参与度,使生活在以交互性、平等性为标志的网络世界中的80后员工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实现他们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因势利导地发挥80后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管理者还应进行换位思考,充分考虑激励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改变传统的单向管理为包含下级管理上级的双向管理。
80后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对上级的管理:
必要时提醒你的上级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上级,替上级解围;在适当的时候向上级推销自己;管理上级的时间;征求上级的意见;与上级建立适当的友谊;恰当地赞美上级;信守承诺、适时汇报工作进度,赢得上级的信赖。
磨练激励:在这部电视剧中,三排长实施了磨练激励法来增强顺溜的意志力和纪律性。
通过专业人员对企业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以改善企业气氛,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
发达国家多年的实践证明,员工帮助计划能减缓员工的压力,帮助他们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同时还能有效处理同事、客户关系,迅速适应新的环境,以及克服不良嗜好等等,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管理者应设法帮助80后员工尽快转变社会角色。因为在进入职场的前两年,不少80后员工始终分不清学生与职员的身份界限,造成角色“夹生饭”的现象。
激烈的商业竞争使得企业要想做到“基业长青”已经非常困难,要求80后员工毕生忠诚于某个企业已不再可能,而他们将更加忠诚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企业还要帮助80后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再学习与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抗压能力。这也要求企业必须善待离职员工。因为以前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被目前的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所取代。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买卖不成仁义在”,以后共事的机会还会有很多。
此外,管理者还要包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容员工的错误。
80后员工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如果出现错误,一定要包容、鼓励,而不要采取传统的惩罚性管理。
三排长在以上方面做得相当优秀,而且很有耐心。一个中层管理者就应该有这样的能力。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使有再大的国仇家恨,顺溜的最后一枪也永远开不了!
这,就是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只能牺牲自己的利益来顾全大局!而最终成就的不仅是企业,同样也成就了个人!所以,顺溜成了英雄。
但是,假设他开了那一枪,那么,虽然他会成为众多人眼中的英雄,但他的名字却只能被历史掩埋!
笔者相信,80后、90后在经过磨练之后,同样会成为顺溜一样的英雄。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