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在以“茅五剑”统领天下,红、啤酒不断蚕食的白酒市场,中国数千家地方中小型白酒企业到底有没有发展空间?有没有生存之道?还有没有崛起的可能?
有人可能会说:在人们健康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白酒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地方中小型白酒企业,难啊!
也有人可能会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啤酒市场增长异常迅猛,“茅五剑”高端统占,地方中小型白酒企业难啊!
但我们的观点是:即使白酒行业现状如此残酷,即使“茅五剑”多年来的龙头地位不可撼动,即使红、啤酒来势凶猛,但对地方中小型企业而言,依然还有发展壮大、崛起的可能和机会。
以乳业为例,尽管蒙牛、伊利、前三鹿等国内巨头占据了国内乳品的大部分市场,但很多地方型牛奶品牌依然做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并且在当地都有着不可小视的地位,且知名度极高,产品销量很好。
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产品销量,都可与国内几大巨头相抗衡,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一、准确地把握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毫无疑问,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文化和习惯。成功的地方企业都是准确地把握住了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找准了文化认同点。
人们喝奶以鲜为根本,地方企业距离短,送换货快,当然新鲜,加之企业又在本地,一切都在消费者的身边和眼皮底下,可信度自然很高。因为,如果真有什么问题,很快就会被全城人知道。因此,紧紧抓住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展开营销攻势,这正是他们的成功之处;而大品牌很难做到这一点。
二、充分发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地方企业运作地方市场,具有任何一家大企业所不具备的各种优势,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在其掌中,又有何不能取胜?若全力发挥出来,外来虎狼又如何能敌?中国有句古话,强龙难压地头蛇。话虽不怎么文明,却有其道理。
成功的地方企业就是充分发挥了企业的这种优势资源,为企业运作市场和品牌创造了成本、服务、营销等优势,从而占据了市场主流。
三、没有为自己企业的身份和地位找准定位。
大多数地方企业都是以地方名命名企业或品牌的,这种依靠地方文化和资源的做法本没有错,错就错在很多企业没有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找准定位。
一个以地方命名的品牌只能生存于当地,而不应妄想更大的市场。如西安的长安老窖,当地人都以长安自居,加之文化宣传沟通,消费还有可能认可。再做大点,你做到咸阳,乃至省内其他各地市,都不算为过。但你若拿到上海去卖,谁认你?加上中国人固有的地方意识和排外观念,即使你的产品再好,都将必死无疑。
反过来,成功的地方中小型企业都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只在家门口唱大戏,而绝不去他人地盘跑龙套。
让我们再来看看地方中小型白酒企业都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很多地方中小型白酒企业都以地方命名,品牌亦如此,但同时,他们也错误地拿自己和全国性品牌硬碰硬,不注重地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心理和感情,不去寻求心理上的认同,却喜欢拿什么全国性的行业现状、消费态势去定位自己的产品,去制订自己的营销方案。这样做,肯定是不切合实际的,是要犯错误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