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城市市场内需拉动乏力的情况下,国内众多企业把目光瞄向了农村市场这片“新大陆”,而从国家倡导“家电下乡”的热闹场面中,我们也大致领略到了农村广袤而诱人的市场前景。
尽管中国农村有8亿多农民,人口基数大,购买潜力惊人,但是,与城市市场不同,农村市场有它独有的运作特性,也正是由于两者存在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欲进军农村市场,就必须用适合于其特性的策略和办法。
笔者现根据自己多年运作农村市场的经验,总结出下列开拓农村市场的六大攻略,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
攻略一:产品两极组合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中国经济的蓬勃快速发展,助推了农村市场的繁荣,而农业税的取消及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也让一部分外出老百姓的手头越来越宽裕,因此,农村市场的购买力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些返乡的农民工,更是把时尚、超前的消费观念带到了农村市场。因此,农村市场运作不应一刀切,而应区别对待。
笔者认为,农村市场可分为三类:一是纯农业型农村市场,即以农业为主,其他业态为辅(这个比例最大);二是资源型的,即除农业外,还有各种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其他资源;三是城市型农村市场,像珠三角、长三角的很多农村,基本已经城市化了。
从上述层面讲,企业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应根据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对于纯农业型,且不太富裕的农村市场,企业应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高档为辅;对于资源型、城市型的农村市场,则应以中高档为主,低档为辅。
攻略二:注重高性价比
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最大的消费区别,也许就是追求高性价比。作为购买力不是很强的农村老百姓,更多是讲究“值”。正如俗语所讲:“庄稼老头不识货,全捡大的摸”。因此,对于农村市场,应研发、推广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并制定适合农村市场的价格体系。
作为厂家,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是减少产品的性能,借此降低产品的成本,拉低产品价格;二是减少包装成本,可以摈弃那种奢华、精美包装,降低内外包装代价,从而直接缩减产品采购成本,受惠于消费者;三是可以推出实惠型大包装,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价格;四是厂商可以通过渠道扁平化,即缩减渠道环节的方式,直控终端等,降低渠道运作需要分摊的费用,以反馈于农民朋友;五是可以通过“虚拟市场”的方式,即先有市场,再建工厂,或通过异地建厂,降低物流运输费用,从而拉低价格,提升竞争力。
攻略三:深度协销分销
农村市场地广人稀,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原来在城市市场经常使用的“人海战术”在农村市场行不通。
而企业要运作农村市场,就必须要“借力使力”,即要广泛地依托广大乡镇分销商的力量,做好深度协销分销工作。这里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厂家营销人员须协助经销商将产品分销到各乡镇二批商,着力构建乡镇分销网络,条件允许的快消品厂家,甚至可以直接在乡镇构建经销商网络;二是营销人员要把工作重心下沉,协助乡镇分销商将产品铺到终端去,实现与农村消费者“零距离”接触;三是作为厂家,一定要充分发挥经销商及其乡镇二批商的分销力量,充分调动经销商及其分销商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协销的形式曲径通幽地达到目标。
攻略四:实效推广策略
由于农村市场信息相对闭塞,信息接受渠道较窄,因此,在城市里采取的一些推广策略,拿到农村不一定有效果。此时,我们应选择适合农村的宣传媒介。
一是体验营销。耳听为虚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眼见为实。老百姓相信自己看到的,更相信自己亲身感受到的。采取免费品尝、免费试用等方式,最易让老百姓接受。
二是实效推广媒体。作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电视不是他们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他们身边有着自己独特的媒介,如:墙体广告、适合农民口味的宣传DM、车贴广告,以及印有广告的文化衫、乡镇小广播、店面门头、集市宣传栏等等其他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