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是中国人。
在此,笔者之所以再重审一下国人的概念,无非是希望商海的朋友们不要忘了渊远的国文化。什么是个体的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烙印加上个人的经历、思维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做事原则和态度。企业家的精神只是在个人经历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掺杂了更多的商业成分,但传统文化的烙印依然根深蒂固。
企业家在执掌万军兵符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得“人心”。只有广得民心,聚集人气,才能保证企业的战略战术落地执行。
人心凝聚,与企业家精神息息相关。
一是“度”。
海纳百川,方能凝聚千军万马的合力。松下幸之助穷其一生悟出的至理名言为“集合众智,无往不利”。一个人的才能再高,也是有限的,将众多偏才融合为一体,才能组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在组建公司合力的过程中就需要企业家有容人之量,所谓有容乃大。
二为“谦”。
虚怀若谷,方能广纳天下志士。谦恭对大部分企业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企业家走到了一个高度的时候,经历了商海的种种磨难,自认为最了解自己的企业,了解自己企业应该发展的方向,殊不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稻穗理论在商界耳熟能详,秋天只有成熟饱满的稻穗才是低头谦恭的,未成熟的稻穗总是耀武扬威的随风飘来荡去。
三是“仁”。
广施仁爱,方能集聚企业死士,凝聚企业的核心团队。都说刘备的天下是用眼泪哭出来的,但哭若能凝聚一个核心的团队也是一种艺术。
众所周知,美容美发行业是一个快速更替的行业,但“家庭式”的企业管理制度,却让一个不到100人的美容院在业内颠簸20多年后仍能实现稳定的经营和盈利,这就是“仁”的力量。
企业家如果能够做到大度、谦恭、仁爱,就已经具备了“人合”。在现代以人为本的市场环境中,不仅仅要对顾客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实行人性化的产品设计、礼仪接待等等,企业自身的经营也需要人性化。
一是“严”。
恩威并重,方能张弛有度,不会导致企业文化过于严肃或过于松弛。古之兵法对将军的要求就是“仁义严勇信”。“严格”可以保证企业的执行力,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的拼杀极具杀伤力。当下,有些中小企业过于讲究乡里乡亲,以致企业市场杀伤力过弱,市场拓展不温不火。
二为“前”。
高瞻远瞩,站的高才能看得远。企业掌舵者不仅要看清商海中的风浪,还要在风浪来临之前作出准确决策,才不至于商船触角,沉于海啸。当年,海尔集团在国外建厂反对声一片,然而历经重重磨难之后,海尔终于在国际市场上拨云见日,走上了中国品牌的国际化道路。由此可见,企业家的思维与前瞻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性格和发展进程。
三是“变”。
兵形像水,思维应市场百变而变。在现代市场中,企业若仍以不变应万变,势必会在市场变动之中泯灭。企业家如果丧失市场应变的能力,就如同狼失去了嗅觉。在市场之变中倒闭的中国企业已经数不胜数,中华鳖精等早已经成为历史范例。
企业家的成败决定着企业成败。企业家精神在感染着自身的核心团队,进而在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身上产生精神折射,之后形成企业文化。如果企业家是土匪,那么,企业其他成员就会成为强盗,所以,企业家的精神取向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取向。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
zhanghailiang8899@163.com。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