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经过30年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在2008年已经位列世界第三。这其中,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主力的中国企业无疑贡献卓著,尤其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中国消费品行业。
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所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是作为企业生存必需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职能乃至全部” 。3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营销以突飞猛进的巨大进步推动着中国企业的高速增长,说它是企业经营管理职能中的第一功臣,相信多数企业领导人都能认同。
以上表述,也代表了本人对中国营销和中国营销人历史功绩的同样赞誉。但作为中国营销最早的“职业传道士”之一,基于一贯的职业责任和自省个性,还是想利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时刻”,与中国从事营销职业的同仁们一起探讨当今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水平。
为了探讨观点,我们稍稍花费一点时间来回顾一下营销的本意及其发展历史,这也是一个合适的评价角度之一。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营销的定义——“发现市场需求,调动企业所有资源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去满足它,并长期循环往复”。
营销的定义简单明了,但要真正理解并彻底执行,却是营销人需要用一辈子去追求的目标。
其次,营销到底是什么含义,包括哪些工作任务及其责任归属呢?
营销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职能,它几乎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全部。它至少包括了企业的市场观念和营销能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承上启下、互为因果。
1.市场观念
按照“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著作中的论述,百年以来,西方企业经历了5个逐级进步的发展阶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销售观念、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阶段。其中,中国政界和营销学界曾经不顾中国所处发展阶段,很早就教条式倡导的营销观念,其含义是指你要站在顾客需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企业所有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资源、各项职能和全体员工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企业的赢利自然而来。只要你坚持不懈,同时兼顾其它环境因素,你就会永远活下去并不断成长壮大。反之,如果你只是以企业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就会被目标顾客所抛弃。
2.营销能力
发现顾客需求并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需要企业拥有全面的、领先的营销能力,这包括不断发现顾客需求(市场机会)的能力,产品(服务)不断创新和保持性价比最优的能力,目标顾客首选的品牌塑造和品牌管理能力,协调4P或4R或4C各要素,使之最佳组合的能力,平衡企业利润和顾客满意正相关的能力,组织企业各级各职能部门顺畅进行营销管理循环的能力,说服和管理企业生意链各类伙伴密切合作的能力,培训和激励公司全员建设共同价值观、用坚决的行动奔向共同愿景目标的能力,以及与时俱进地不断导入创新营销方法和工具,同时不断提高整个企业管理素质的能力。
中国经济30年、尤其是近10年高速增长的表现,已经使部分中国企业和营销人萌生“老子天下第一或第二”的自我感觉。但当冷静对比以上现代营销的基本含义和西方公司的百年表现后,我们不禁会扪心自问,在中国有几个公司值得大家尊敬和效仿?有几个行业和公司能够在这场还不知深浅的金融危机中不需政府帮扶而转危为机呢?即便是最令大家赞赏的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中国消费品行业,包括知名企业,30年来并未积累与资产膨胀相匹配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和人才队伍。近几年不断爆出的各类丑闻和面对不同危机时的百样窘态,足以说明当今企业的肌体是多么的脆弱,道德和法制是多么的缺失,百炼成钢的人才又是多么的匮乏。
此刻,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确是人类(尤其是西方金融领域的人类精英们)自造的一场灾难,但它也同时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反省机会,借用沃伦·巴菲特先生的话:“当海水退潮时,你才会发现谁没穿泳裤”。
真诚的祝愿,在未来不断地挑战和磨练中,中国企业及中国营销能够戒骄戒躁、诚信守德、勇于自省、逐年进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怡